張大春
由東方娛樂集團出品、東方衛視傾力原創打造,美素瑰蜜露獨家冠名的全新文化類節目《詩書中華》第十二期已于上周六晚20:30播出。作為返場賽的最后一場,每組參賽家庭都在本場比賽中奮力一搏!節目中,楊沁談及教英文時,也融入中國古詩文元素,中西結合的教學讓學生大感興趣;“三高”兄妹平復心態重返舞臺,一路過關斬將;更有張大春、錢文忠現場講解中國神話,解讀古詩詞中熟悉卻容易遺忘的常識。
楊沁、夏含章姑嫂
英文老師展示古詩詞教學法 “三高”兄妹用比賽舒緩壓力
在第十二期節目中,活潑的楊沁和夏含章姑嫂穿著一身清新的少女裝登上舞臺。楊沁上次在舞臺上說過“往者不可見諫,來者猶可追”,所以回去之后自己就變成了一個“追詩的婦女”。平時以勤補拙,甚至把詩書也帶到了課堂。雖然楊沁是一名英文老師,卻把英文和古詩很好地結合了起來:“比如教一個單詞‘responsibility(責任感)’,我要求他們不是說這個單詞的意思,而是搶答出這個單詞有關的古詩。學生會說‘不教胡馬度陰山’,我就加兩分;‘茍利國家生死以,起因禍福避趨之’,就加三分,這樣來。”
涂思宇、胡維兄妹
另外,在之前的比賽中,以高手速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的“三高”兄妹——涂思雨和胡維,在本場平穩了自己的心態,享受整個比賽的過程:“去而復返是意外之心,功利之心都已經去掉了,我們享受這個過程。‘飛花令’是我特別喜歡的,看到這個字的時候,調動自己全部的知識儲備,然后來搜腸刮肚,是個非常享受的過程。”心境平靜下來的“三高”兄妹一路過關斬將,順利拿到了進入總決賽的最后一張入場券。
駱新
《詩書中華》將在下周迎來收官之戰。在已經播出的十二期節目中,圍繞了“詩入尋常百姓家”的主題,各組家庭分別向我們展示了深厚的詩詞功底和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熱忱之心。《詩書中華》更是將“詩禮傳家”、“詩教家風”的概念貫穿整個節目,傳承優秀傳統文化,體現了中華民族美好的家風、家訓。
錢文忠
張大春錢文忠細讀神話人物 解讀古詩詞中容易混淆的知識
在本期節目中,被問到木桃、瓊瑤和蒹葭,哪些是《詩經》中出現的定情信物時,大部分人會被熟悉的“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而對“蒹葭”產生混淆的理解,實際上蒹葭只是蘆葦的意思。在《詩經》中真正是定情信物的則是出自“投之以木桃,報之以瓊瑤”的木桃和瓊瑤。此外,錢文忠在現場還與大家解讀了“羲和”這一位神話人物:“羲和是中國遠古神話里邊非常重要的一個神話人物。羲和不光是太陽神,羲和是太陽的母親。在中國上古文化當中是被視作或者叫做“光明的締造者”、“光明神”,這也是個很厲害的人物。”
牟光輝、牟金川父子
創世神話是中國文化之源,其中所傳達出來的價值觀也與現代社會息息相通。華東師范大學社會發展學院副院長、華東師范大學民俗學研究所教授、神話研究學者田兆元表示:“中華神話是社會建構的資源,中國的神大多是道德楷模。其中也充滿了對于創造者的敬仰。”
馬春萌、韓笑姐妹
《詩書中華》把中國古詩詞、古詩文、傳統文化、創世神話等元素融入節目,將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播方式生動化,提高了大眾對中國古詩詞文化的興趣。以電視節目的形式來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精髓,傳遞中華民族的偉大智慧。
王子西、瑪利亞兄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