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互聯網已經成為占據年輕人時間的主要渠道,“獼猴桃音樂節”正是愛奇藝聚焦年輕用戶、延展內容版圖的重要舉措。以往的高品質內容大多圍繞傳統視聽平臺特點打造并推廣,但年輕用戶作為“互聯網原住民”有著更為多元化的需求。愛奇藝圍繞互聯網特點在音樂內容和用戶體驗上持續創新和發力,滿足年輕用戶對內容的不同需求,也讓自身獲得更大的影響力。
愛奇藝以互聯網+音樂節模式推出的“獼猴桃音樂節”首次打通線上線下多重體驗,包含音樂盛宴、粉絲福利、活動盛宴三大品類矩陣,精耕品類優勢,意在打造出泛娛樂時代最強的互動音樂陣地。在音樂體驗上,愛奇藝以全新模式顛覆傳統音樂演出市場,例如汪峰“歲月”巡回演唱會同步直播中,4K、VR、杜比全景聲的全新技術讓用戶在家中也能如臨現場,感受沉浸式、強互動的即時體驗。愛奇藝尖叫之夜演唱會所推出的移動端3D180°直播、愛奇藝泡泡圈子等多種互動手段,也讓用戶享受科技帶來的快感。同時暑期推出的“夏日青春漾”主題活動也通過線上福利、線下明星近距離接觸等活動,大大加強了用戶的參與感與粘性。
頭部IP聯動打通,實現同類型內容行業區隔
據國際唱片協會(IFPI)發布的《2017全球音樂報告》顯示,2016年數字音樂收入首次占到全球錄制音樂產業年收入的50%。相關機構則預計,2017年我國音樂產業市場規模將達到3300億元,其中數字音樂市場規模將達到590億元,2021年全國數字音樂市場規模預計將達到880億元。面對如此巨大的市場空間,“獼猴桃音樂節”的成功無疑給愛奇藝的音樂內容發展帶來更多信心。
相比傳統音樂市場線上和線下割裂、內容IP各自為戰的情況,愛奇藝則借助先進科技和平臺整體優勢,整合明星資源、實現各頭部IP的相互聯動和滲透。例如“尖叫之夜”北京演唱會,不僅有許魏洲、迪瑪希等實力唱將的加盟,愛奇藝自制現象級網綜《中國有嘻哈》的人氣歌手PG one、Vava、孫八一等也親臨現場加入表演,愛奇藝自制劇《盲俠大律師》以及《河神》的主創也到現場參與互動,如此一來,愛奇藝成功地將音樂、網綜、網劇三方頭部IP進行打通,產生強大的IP聚合效應,最終使“尖叫之夜”脫穎而出,擁有明顯區隔于同類音樂內容的特征,從而形成強大的核心競爭力。
愛奇藝“獼猴桃音樂節”戰略打通優質頭部IP、整合全平臺資源,高效運營不斷擴展愛奇藝的音樂娛樂版圖,實現用戶體驗最優的同時,創造出更大的市場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