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負盛名的琉森音樂節每年都吸引超過12萬古典音樂愛好者前來朝圣。當地時間8月20日晚,音樂總監余隆率上海交響樂團亮相音樂節主會場琉森文化會議中心,成為琉森音樂節80年歷史上首個受邀登臺的中國樂團。俄裔作曲家阿龍·阿甫夏洛莫夫的交響詩《北平胡同》奏響,近2000位來自世界各地的觀眾共同聆聽。
邁出里程碑式的一步
作為與薩爾茲堡音樂節齊名的歐洲主流音樂節,琉森音樂節從不缺少名家名團為它作注腳。今年的琉森音樂節8月11日至9月10日舉行,以“身份(Identity)”為主題,總共有超過100場演出。維也納愛樂、柏林愛樂、阿姆斯特丹皇家音樂廳管弦樂團等全球最頂尖的樂團都來了。在世界矚目的古典音樂圣地登臺,成為上海交響樂團跨出的里程碑式的一步。
演出開始前,琉森音樂節藝術總監邁克爾·海夫里格說:“琉森音樂節只邀請一流樂團。我們看重上海交響樂團近140年的悠久歷史,看重上海這座城市深厚的文化根基。這將是琉森音樂節和上海交響樂團友誼的開端。”
近年來,上海交響樂團“走出去”的腳步越來越堅定。上海交響樂團團長周平說:“我們的目標一開始是進入國際一線城市,接著是進入一線城市的主流場館,如今又進入了全球矚目的音樂節,一步接一步有計劃地擴大著上交的國際影響力。”
中國樂團贏得世界矚目
琉森音樂節是上海交響樂團此次歐洲巡演第一站,吸引了世界的矚目。歐洲主流古典音樂唱片公司和經紀公司的專業人士紛紛來到現場觀看排練和演出。
上交在此次歐巡的每一站都特別安排了中國作品。開場曲目《北平胡同》由阿甫夏洛莫夫創作于上世紀30年代旅居上海期間。他運用西洋音樂的創作技巧,融入京劇曲調和老北京胡同的市聲。《北平胡同》之后,上交接連獻上兩部經典之作,與小提琴家馬克西姆·文格洛夫聯袂的柴可夫斯基《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以及肖斯塔科維奇 《d小調第五交響曲》。謝幕時,觀眾全體起立鼓掌。余隆指揮上交加演了劉天華作曲、黃貽鈞改編的《良宵》。
琉森當地居民海克·瓦茨女士帶著自己學小提琴的女兒來到音樂會現場。瓦茨女士說:“《北平胡同》很特別,既是西方的也是東方的,小提琴演奏家文格洛夫與樂團合作的協奏曲則充滿默契,天衣無縫。”來自德國的觀眾里希特則對肖斯塔科維奇的 《d小調第五交響曲》印象深刻。“我聽過許多不同的樂團演奏這部作品,今晚上海交響樂團的演繹讓我對中國樂團刮目相看。”
琉森首站圓滿謝幕,上海交響樂團將繼續踏上歐巡的征程,在奧地利蒂羅爾音樂節和格拉芬內格音樂節先后登臺,最后一站將登上備受矚目的德國漢堡易北愛樂音樂廳的舞臺,傳遞中國之聲。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天問一號“驚鴻一瞥”!神秘阿特拉斯彗星特2025-11-06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