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廈門市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加快釋放各項政策效應,扎實推動高質量發展,全市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生產供給穩定增長,內外需求穩步擴張。
市統計局昨日發布前三季度全市經濟運行數據,我市經濟總量穩中有升,三次產業協同發展——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6418.10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5.7%。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19.36億元,增長3.5%;第二產業增加值2137.24億元,增長7.0%;第三產業增加值4261.50億元,增長5.0%。
農業生產穩中向好
種植業增勢平穩
前三季度,全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37.66億元,增長3.5%,比上半年提高0.3個百分點。分行業看,種植業產值增長5.2%,主要經濟作物產量穩定增長,蔬菜、水果、食用菌產量分別增長3.8%、12.0%和25.4%;林業產值增長97.1%;牧業產值增長2.3%,生豬養殖持續帶動,生豬存欄、出欄量分別增長17.4%和8.9%;漁業產值下降2.0%;農林牧漁專業及輔助性活動產值增長3.1%。
工業生產穩健領跑
先進制造支撐有力
前三季度,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保持兩位數增幅,增長10.4%。
醫藥制造業加快回升,增加值增長8.5%,比上半年提高2.9個百分點,凸顯出產業在技術迭代與市場需求適配中的快速調整能力。
制造業韌勁與潛力持續釋放。規模以上制造業增加值比去年同期增長10.6%,高于規模以上工業0.2個百分點。其中三大重點行業表現尤為亮眼——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金屬制品業三個行業增加值分別增長13.9%、19.2%和84.7%。
高技術產業的“高增速”則成為工業經濟的“新引擎”。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8.4%,較規模以上工業高出8.0個百分點,拉動整體工業增長6.8個百分點。新產品保持較好增勢,鋰離子電池在海外市場需求帶動下,產量增長77.8%。
產銷協同效應增強。前三季度,全市規模以上工業銷售產值增長9.1%,產銷率96.56%,生產端與銷售端協同效應不斷增強。從出口來看,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出口交貨值增長8.0%,出口交貨值率29.0%。
服務業增勢穩健
要素保障有力有序
前三季度,全市服務業增加值增長5.0%。1-8月,全市規模以上服務業實現營業收入3149.90億元,增長9.4%。
現代服務業蓬勃發展,租賃和商務服務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兩大重點行業保持增勢,營業收入分別增長23.7%和9.1%。
新興服務業穩中提質,高技術服務業營業收入占規模以上服務業近三成,增長9.1%;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加快提升,營業收入增長7.4%,比1-5月提高5.5個百分點。
金融供給保持穩定,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貸款余額分別增長12.3%和3.1%。交通運輸暢通有序,公路總周轉量、水路總周轉量分別增長2.3%和6.3%。全社會用電量增長7.2%,其中工業用電量增長8.3%。
消費市場持續回暖
政策效應有效顯現
前三季度,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556.84億元,增長5.8%。按消費類型分,實現商品零售額2266.37億元,增長5.8%;實現餐飲收入290.47億元,增長5.7%。居民收支、物價水平基本平穩,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生活消費支出分別增長4.6%和4.5%,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增長0.1%。
基本生活類消費平穩增長。限額以上糧油食品類、衣著類、日用品類商品零售額分別增長4.8%、8.3%和13.0%,合計拉動限額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3.9個百分點。
升級類商品消費旺盛。隨著居民消費觀念逐漸向高品質、多元化轉變,品質升級類消費日益增強。限額以上金銀珠寶類、化妝品類、智能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商品零售額分別增長2.4倍、59.4%和58.3%,合計拉動限額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4.2個百分點。
網絡零售保持快速增長。當前平臺消費持續增長,物流體系不斷完善,消費者日益適應網絡消費模式,帶動網絡零售快速發展。限額以上單位網絡零售額占限額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47.3%,增長16.8%,拉動限額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7.3個百分點。
以舊換新政策持續帶動相關產品零售較快增長,限額以上單位家具類、建筑及裝潢材料類、可穿戴智能設備零售額分別增長2.4、2.0和1.8倍;新能源汽車零售額增長19.2%。
記者 沈彥彥
通訊員 陳雅璇 顏藝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