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廈門海關首個全自動“智慧倉庫”在廈門高崎國際機場旅檢現場正式啟用,關員只需一鍵下達指令,機器人即可自動完成行李存儲或者提離的全流程操作,徹底取代傳統人工推車搬運模式,大大壓縮旅客辦理入出庫手續的等待時間。
據廈門海關所屬機場海關旅檢四科科長張文科介紹,在旅客通關過程中,常有因補稅、補證、退運或按貨物要求辦理相關手續等情況,需要臨時暫存行李物品。在客流持續增加和更優監管要求的大背景下,傳統的“紙質登記+人力搬運”模式已難以適應新的發展要求。
為解決進出倉手續繁瑣、倉庫利用率不高、倉庫盤點耗時耗力等監管“痛點”,廈門海關對廈門高崎國際機場旅檢現場行李物品暫存倉庫進行智能化升級改造,以機器人自動作業為核心,以智能管控平臺為大腦,深度融合智能機器人與大數據技術,實現旅檢暫存物品管理的突破性升級。
全自動“智慧倉庫”落地后,人力搬運強度降低90%以上,行李存取效率提升50%,單件處理時間縮短至5分鐘以內。同時,得益于數據分析技術的應用,暫存行李物品從入庫到出庫均實現全程可視化管理,能有效抓取風險旅客、航班、行李等關鍵信息,進一步提升旅檢現場風險查發能力。
“我們將持續以智慧海關建設和‘智關強國’行動為抓手,不斷優化口岸旅檢智能化監管模式,在筑牢國門安全防線的同時,為旅客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通關體驗,為促進航空口岸通關便利化、推動航空口岸高質量發展注入海關新動能。”張文科說。
(廈門日報記者 吳曉菁 通訊員 饒嘉宇 劉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