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音樂有個約會 2011廈門白海豚音樂周末啟幕
核心提示: 邀三五好友到沙灘上,或是跟隨勁爆的音樂一起吶喊,或是一起邊聽音樂邊暢飲啤酒,或是圍坐一起彈起吉他訴說過去的年少輕狂,或是在音樂彌漫的浪漫氣息里攜手愛人漫步海灘……下周五至周日,到廈門觀音山萬人沙灘,享受海邊音樂節的愜意自由,你準備好了嗎?
觀點 音樂節呼喚一種生活態度
記者:能否講講您對音樂節的理解?
黃宏華:音樂節在國外是一種很市民化的集會活動,是一種享受生活的方式,表現的是一種生活態度、生活狀態,我們想展現的也是一種都市生活方式。
做音樂節也是為了表達一種情感,一種態度。每次音樂節都是希望能夠號召一些愛音樂的人來對社會有所反映,有所訴求,對社會的一些現象、一些真善美進行交流。音樂節本身需要很多配套項目,不管是公益活動、商家活動或者其他配套的延伸產品,大家都是極力在打造一種生活方式。通過音樂這個載體號召大家聚在一起來享受生活、分享感受。
記者:為什么叫白海豚音樂節呢?
黃宏華:白海豚是廈門的特色。并且海豚的超聲人類聽不見,但卻可以直接作用于人類腦神經,喚醒沉睡的神經元。面對這個物質與精神充滿著虛假的時代,我們也希望能用音樂來倡導人們去呼喚,用呼喚去尋找最真的東西,呼喚真誠、真情、真心、自然,心中的渴望和最真實的自己。

悅讀 跟隨音樂節旅行
音樂節,起源于英國,從上世紀70年代、80年代開始流行起來。如今,在國外,音樂節已經成為市民生活的一部分,一種生活方式,每年夏天,歐洲的年輕人習慣背起背包,循著音樂節的腳步到處旅行,不管是英國、丹麥、美國,只要有假期、有音樂節,哪里就可以看到背包客的腳步。
2000年國內首個音樂節橫空出世了。北京迷笛音樂學校舉辦首屆迷笛音樂節。現在,音樂節已經完成了從概念到流行的轉變。“不是在音樂節,就是在去音樂節的路上”已成為時下最IN的青春口號。目前,全國比較著名、做得比較成熟的音樂節有迷笛音樂節、草莓音樂節、成都的熱波音樂節、在張北中都大草原舉行的張北音樂節等等。
在廈門,2008年舉辦過海峽音樂節;2009年,作為廈門觀音山沙灘文化節關鍵組成部分的沙灘音樂開始舉辦;2011年,在下周末,廈門白海豚音樂節值得期待。(本網記者 林秋燕)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