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訊 岵山七月荔枝丹,萬顆累累簇更團。又到一年一度岵山荔枝成熟采摘的季節,7月15日,由永春縣旅游事業局、岵山鎮人民政府主辦的2016中國·岵山第四屆荔枝文化旅游節,在永春北溪文苑生態旅游區開幕。
據了解,作為具有千年文化積淀的永春岵山鎮,至今保留有完整的具有閩南地域特色的村貌、建筑、街道以及廟宇、戲臺、橋梁、水井,其中,保存完好、具有閩南建筑風格的古大厝有350多座,上百年的荔枝樹有近2000株。此外,還擁有較深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如南音、紙織畫、木偶戲等,是一處典型的傳統閩南古村落。
開幕式現場
岵山種植荔枝歷史悠久,距今已有1000多年歷史,獨特的生長環境和氣候條件,造就了岵山荔枝“狀元紅”皮薄核小,肉厚汁多,味道清甜,爽滑可口,色、香、味皆美的特性,被宋代政治家、書法家蔡襄列為名種,載入其專著《荔枝譜》。荔枝飄香的古鎮岵山,年年舉辦荔枝文化旅游節,吸引了大批“吃貨”和游客到此,參與荔枝采摘體驗、古鎮一日游、鄉村美食節等互動活動,使岵山荔枝品牌越來越受到廣大客商的歡迎和青睞。
本次荔枝文化旅游節主要內容有:泉州市作家協會創作基地和永春騎行協會維護站授牌;泉州市作家協會副主席蔡芳本帶領知名作家采風;泉州市夕陽紅藝術團表演南音《直入花園》等豐富多彩的節目,亮點眾多,繽紛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