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過去五年,是洛江奮勇爭先、趕超進位的五年,也是洛江政協事業務實進取、蓬勃發展的五年。五年來,洛江區政協常委會充分發揮人民政協作為協商民主重要渠道和專門協商機構作用,積極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職能,共召開常委會會議28次、主席會議56次,開展協商議政69場、民主監督19場、視察調研126場,為推動洛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超越作出了積極貢獻。
聚焦中心工作找準協商議政“著力點”
圍繞中心轉,緊貼大局干。洛江區政協常委會堅持全體會議集中協商謀大事,充分把握大會發言平臺高、規格高的優勢,在產業發展、城鄉建設、社會穩定、民生保障、生態文明建設等領域上積極建言資政,從不同層次、不同角度匯集共識,為新征程謀良策、譜新篇。
“區委中心工作推進到哪里,政協履職就跟進到哪里。”五年來,洛江區政協緊扣黨政中心工作、民生現實需求、改革熱點難點問題,選取“四傳”文化工程、提升城市品質品位、加強基層社會治理等長遠性、關鍵性工作作為協商議題,以專題議政性常委會會議形式開展專題協商,組織視察調研摸實情、納群言,為開展協商提供智力支撐。
此外,洛江區政協積極回應民生熱點,就義務教育優質資源補短板、提高義務教育和學前教育質量、推進基層衛生院建設、促進醫改運行等方面開展各類協商12場,助力泉州第十一中學獲評省一級達標中學、洛江區醫院與市第一醫院結成緊密型醫聯體。同時,從智能裝備產業、樓宇經濟、特色現代農業等方面積極協商議政,推進政策措施落地,圍繞鄉村環境衛生整治、傳統村落傳承保護開發等組織視察調研,開展對口、界別協商,持續推動協商議政提質增效。
強化民主監督提升重點工作“執行力”
洛江區政協常委會充分運用視察調研、提案、社情民意等途徑,廣泛開展民主監督,不斷增強監督實效。五年來,共組織開展各類調研、座談活動70多次,形成了關于“盤活閑置廠房資源”“加快鄉村旅游發展”“推進我區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等專題調研報告30多篇。
提案是人民政協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職能的重要形式。洛江區政協不斷加大對重點提案督促辦理工作,有效提高 “關于大力發展洛江區夜經濟的建議”等10件重點提案辦理質量。遴選“關于加快推進礦山整治及生態環境恢復治理的建議”等27件提案,開展“回頭看”督辦活動,促進提案辦理由“答復型”向“落實型”轉變。制定《洛江區政協提案工作制度》《洛江區政協重點提案辦理規程》,進一步完善提案辦理流程,提高提案工作質量,促進提案落實和成果轉化。五屆一次會議以來,共收到委員提案524件,立案471件,提案辦復率為100%,委員滿意和基本滿意率為100%。
同時,堅持把了解反映社情民意作為一項全局性工作,委員們圍繞產業發展、移風易俗、養老服務等方面提出意見建議,共編輯社情民意31期,其中12期得到洛江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批示,真正做到“提案能夠督辦,信息也可以督辦”“小信息托起大民生”。
堅持履職為民匯聚社會發展“正能量”
心系國事、情牽民生,始終是政協委員履職盡責的初心所在。五年來,洛江區政協堅持“人民至上”,著眼基層所需、順應群眾所盼,不斷彰顯政協履職為民的真摯情懷。
聚焦扶貧助困,協調各方面資金幫助完善基礎設施、發展村集體經濟,動員委員開展助學幫扶、醫衛幫扶、慰問幫扶等一系列扶貧助困活動,委員累計捐資近1000萬元、幫扶群眾1000多戶。聚焦社會治理,圍繞加強社會治安防控、平安洛江建設等開展協商議政、調研視察,助力社會治理水平。聚焦文化弘揚,圍繞“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書香社區創建”等議題建言資政……一次次視察調研、一場場協商議政、一份份意見建議,凝聚著廣大政協委員的智慧和心血,增進了廣大人民群眾的福祉和利益。
在2020年疫情突發時,政協班子成員以強烈的責任擔當和高度的行動自覺,分赴掛鉤鄉鎮(街道)和企業,深入疫情防控一線,實地調研督導;開展“走訪委員、防疫復工”活動,助力企業第一時間復工復產。廣大政協委員主動承擔社會責任,在醫療救助、捐款捐物、設備投產、志愿服務等方面挺身而出,詮釋了為國履職、為民盡責的情懷擔當。
廣泛凝聚共識畫好團結奮進“同心圓”
凝聚人心匯聚力量,是政協工作的中心環節。五年來,洛江區政協弘揚主旋律、畫好同心圓、提振精氣神,積極引導各黨派團體和各界人士增進最大共識度,形成最大凝聚力。
尊重和保障民主黨派、工商聯、社會團體、無黨派人士在人民政協中的民主權利,積極協調相關部門和單位為他們開展視察調研提供方便,在重要視察調研活動、重點協商議政活動中邀請其參加;年度協商監督計劃事先征求意見,支持其積極履職建言,民主黨派及委員共提交提案241件、占比46%,其中重點提案14件、占比58.3%,提交大會發言32篇、占比39%。同時,加強與港澳臺僑界委員、少數民族、宗教界代表人士的聯系交流,聽取意見建議,支持他們積極參政議政。堅持寓思想政治引領于團結民主之中,把更多的人團結在黨的周圍。
來源:洛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