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泉州市人民政府公布2020年度“四好農村路”市級示范鄉(鎮),洛江區馬甲鎮榜上有名!
四好公路拓寬 游客紛至沓來
“沒有改造之前,我們這條道路非常窄小,天氣好的時候灰塵多,下雨天路又變得泥濘難行。改造以后,道路拓寬成兩個車道,路面平整了也美觀了,上山的游客都變多了。”馬甲鎮潘內村支部委員林嘉獎興奮地說道。

林嘉獎口中那條變寬,也變安全的路,正是馬甲鎮近幾年不斷提級改造,進行生態改造的“四好鄉村路”。該路段位于馬甲鎮仙公山景區,全長約6公里,南通馬甲鎮區,北通爐田村,路經潘內村、馬甲村,是村民每天進出的重要道路。
過去,該路段彎道急,坡道多,存在排水問題,缺少安保附屬工程。改造中,通過采取對道路沿線的路基路面進行維護及增設排水工程、橋梁涵洞等措施,并按標準實施道路劃線,增設警示牌、防護欄,進一步提升了行車安全系數及全線景觀美化程度,從而建成了如今寬闊平坦的雙車道。
此次提級改造項目按照《福建省農村公路養護達標路創建標準》等國家頒發的現行技術規范和標準進行建設,目前已完工并投入使用。“道路提級改造,不僅提升了村莊的道路狀況,也為周邊群眾出行提供了安全和便利,更有助于景區經濟發展。”村鎮規劃建設管理辦公室負責人王永池說道。
農村公路提級改造解決群眾出行難題
同時,馬甲鎮另一條農村公路也在加緊增設配套水溝和道路警示標志等防護措施。這條梅嶺村公路提級改造工程總長約5.8公里,目前已完成“白改黑”和部分路段重鋪,總工程預計明年上半年可以完工投入使用。
梅嶺村位于馬甲鎮東北部,距離鎮區7.4公里,是連通洪瀨鎮與馬甲鎮區的重要通道。原先,村里只有一條窄窄的土路,每逢雨天路面就變得泥濘不堪,村民寸步難行。
如今經過改造,村道變得平整安全,不僅方便了村民日常出行,還連通了梅嶺村通往馬甲鎮區的道路,進一步提高村與馬甲鎮區的聯結,帶動了鎮區經濟流通和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洛江區于2020年5月針對20個尚未通達公交或客運班線的建制村出行需求,立足“四好農村路”中“建好、管好、養好、運營好”農村公路總目標,開展“村村通”客車項目,增設7部通村出租車,方便村民出行。
區住建局路政和公路股負責人史宇宏表示,“今后我區還將持續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工作,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力度,推進道路提級改造等工程項目建設,完善鄉鎮路網結構,改善鄉村交通環境,提升道路的承載力和通達能力。同時,還將進一步完善‘村村通’客車項目的服務體驗,增強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四好農村路” 鋪就連心路
“四好農村路”建設不僅為脫貧攻堅鋪就連心路,更形成外通內聯、安全舒適、路域潔美、服務優質的“暢、安、潔、優”農村交通發展新格局。一批批“產業路、致富路、旅游路”的建成,也為公路沿線鄉村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打贏脫貧攻堅戰、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創造了便利的交通條件。
近年來,洛江區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批示精神,按照中央和省市部署要求建好“四好農村路”,把農村公路作為最大的“民心工程”,作為統籌城鄉發展的重要抓手。2020年,洛江區先后對河市鎮、馬甲鎮、羅溪鎮、虹山鄉部分農村公路進行提級,計劃生成單改雙、單拼雙、路面重鋪等項目,總里程約15公里,投資約450萬元。截至目前,累計完成里程約15公里,完成計劃率100%。(施倩茹)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時隔12年 泉州再獲國家舞臺藝術最高獎2025-11-0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