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泉州市市區內溝河保護管理條例》于1月1日頒布實施,日前,泉州市政府召開動員部署會,作出專門布置,決定拆除泉州市市區內溝河兩側“兩違”建筑。1月4日,鯉城區啟動內溝河兩側“兩違”整治,并于11日開始對一些“兩違”進行拆除。不久的將來,市民在家門口就能再次感受到小橋流水的美景。

執法人員對內溝河兩側的違建進行拆除
百處“兩違”月內全拆除
11日上午,記者跟隨鯉城區行政執法局執法人員來到市區八卦溝新門街段看到,河溝兩側原來是通道,如今一側通道被圍起來當成廚房,外面設置了一扇卷簾門,里面放著灶臺和鍋、碗、瓢、盤等。執法人員對卷簾門等違章搭蓋進行拆除,恢復了通道。離此不遠的地方,有違建者在河溝的兩側通道分別設置了鐵門,把通道當成停車場。執法人員也對鐵門進行拆除。
“經勸導未自行拆除的,我們將組織人員進行強制拆除。”鯉城區行政執法局有關負責人說,1月9日前,各街道辦事處已對本轄區范圍內溝河兩側“兩違”建筑進行摸底、統計和測量,組織人員入戶宣傳內溝河環境整治相關情況,動員“兩違”業主自行拆除違建。11日,他們共拆除內溝河兩側的“兩違”15處,面積達985平方米。
1月4日至1月28日,鯉城區將集中力量、全力攻堅,完成中心市區內溝河兩側涉及該區的100處、約2萬平方米“兩違”建筑的拆除和環境綜合整治工作。本月,這些“兩違”將全部拆除。
春節后整治提升八卦溝水系
八卦溝作為中心市區內溝河的重要組成部分。今年春節后,我市將實施古城內溝河整治之八卦溝水系綜合整治提升工程。
該工程將對新門溝、八卦溝、小八卦溝、百源川池等內溝河進行整治提升,包括保障水安全、控制水污染、改善水動力、打造水景觀、智慧水管理及整合濱水業態。此外,還將打造3.7公里親水步道,形成水清、岸綠、景美的城市地標線。
同時,我市采取內溝河達標改造、信息化建設、水系連通調度、水土保持、兩側綠化、排污管道和排污口整治等綜合治理措施,加強內溝河的水體保護、環境保護和設施保護。力爭到2020年前,中心市區內溝河達到V類及以上水質,內溝河水環境質量總體明顯改善;到2030年前,中心市區內溝河達到IV類及以上水質,做到“河暢、水清、岸綠、景美、宜居”。
內溝河亂搭蓋 最高可罰5萬
根據《泉州市市區內溝河保護管理條例》規定,在內溝河管理范圍內,飼養家禽、牲畜的,將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處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罰款;擅自在內溝河加蓋、加鋪設施或者設置戶外廣告的,由市、區內溝河行政主管部門依法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排除阻礙或者采取其他補救措施,可以處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的罰款等。
針對此次整治,鯉城區政府還專門印發《鯉城區內溝河兩側“兩違”建筑拆除工作方案》,要求區執法局負責定期巡查內溝河兩側“兩違”建筑拆除情況,區交通市政局負責拆后整修,尤其是七中溝、百源川池等重要節點周邊環境綜合整治與提升。(來源:泉州網 海峽都市報閩南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