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落實持續降費減負政策,為企業減免失業保險費4089萬元、工傷保險費1021.28萬元,惠及企業4.8萬多家;處理勞動爭議投訴案件335起、涉及713人,追發勞動者工資809萬元(含工程款),案件總體解決率達100%;全力打造網上服務“直通車”,推廣使用福建12333免費公共服務平臺及相關線上服務平臺,實現參保登記、生存認證、打印參保證明、跨省轉移接續等業務辦理“零跑腿”……今年來,豐澤區堅持以保障改善民生、服務經濟發展為目標,聚焦市場主體和群眾訴求,落實“馬上就辦、真抓實干”,在強化用工保障、兌現惠企紅利、優化服務流程等方面出真招、見實效,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當好“店小二” 激發企業發展活力
豐澤區堅持就業優先,聚焦企業用工難問題,著力打好就業幫扶、人才服務、惠企政策“三張牌”,推行“店小二”式精準服務模式。
強化保障,打好就業“幫扶牌”。動態監測轄區386家企業用工需求,開展“春風行動”、校園招聘會等系列線上線下招聘活動14場,413家次各類民營企業發布招聘崗位近12萬個,達成就業意向2964人;與勞務輸出地省市開展人力資源合作交流活動,提供108個家政服務招聘崗位,達成就業意向21人。全區城鎮新增就業人數8271人。
兌現紅利,打好惠企“政策牌”。全面落實持續降費減負政策,共為企業減免失業保險費4089萬元、工傷保險費1021.28萬元,惠及企業4.8萬多家;充分運用“福建省補貼性職業培訓管理平臺”,讓企業和職工“多跑網路、少跑馬路”,共32028人次申報“以工代訓”,擬發放培訓補貼1601.4萬元;申報“互聯網+”職業技能培訓3784人次,擬發放培訓補貼454.98萬元。
精準對接,打好人才“服務牌”。建立人才服務“綠色通道”引才,實現高層次人才認定“線上線下”一體化精準服務,共受理泉州市高層次人才申報認定1281人次,入選174人;受理高層次人才剛需購房申請326人次,已撥付購房補助區級配套資金61.25萬元。
當好“調解員” 優化和諧營商環境
通過“清風監察執法+調解”,加強企業用工指導,充分營造“助企穩企”環境。
持續推行“豐澤區欠薪案件處理路線圖”,完善職能部門聯動處置機制,落實“雙隨機”抽查機制,共處理勞動爭議投訴案件335起、涉及713人,追發勞動者工資809萬元(含工程款),案件總體解決率達100%。
打造金牌調解組織(調解員),全面實現勞動仲裁案件網上辦案實時運行,共立案處理勞動爭議案件206起、涉及勞動者343人,當期結案134起,調撤率50.7%,為勞動者追回爭議金額267.37萬元。
開展2020年度企業勞動保障守法誠信等級評價,通報2020年度重大勞動保障違法案件4起;為轄區73家企業出具企業用工合規證明及評優評先證明,全力支持企業發展。
設立勞動爭議法律援助工作站,今年5月協調司法行政部門在勞動仲裁受理窗口增加法律援助業務,實行值班律師制,為勞動維權群體提供更為專業便捷的法律援助服務,已現場接待來訪群眾13人,咨詢電話20多個,值班律師共參與勞動爭議案件調解8起,指導3名勞動者撰寫法律文書,涉及金額12.4萬元。
當好“服務員” 深化“放管服”改革
大力推行“互聯網+”服務,持續精簡優化流程,打造一站式審批服務模式。
全力打造網上服務“直通車”,推廣使用福建12333免費公共服務平臺及相關線上服務平臺,實現參保登記、生存認證、打印參保證明、跨省轉移接續等業務辦理“零跑腿”。
優化窗口審批服務,積極探索推行權責清單動態管理,將原有行政權責事項164項梳理調整為115項,精準精細開展審批服務事項細化梳理。行政許可審批事項中“一趟不用跑”事項占比達74%;社保服務事項辦理時限壓縮至法定時限的35%以內。
拓展多元服務模式,推行微信公眾號、APP客戶端,推出退管系統人臉識別認證,在省內實現退休人員養老金待遇資格認證工作“無限制漫游”;執行社保窗口周末無休服務制度,全力打造“貼心+貼身”服務;對申請辦理企業職工退休資格認定的參保人員推出“領證短信服務提醒”,實現“一趟不用跑、最多跑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