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訪工作是送上門來的群眾工作,如何改進作風、提高效率,減輕群眾“訪累”,及時就地解決群眾合理訴求,豐澤區(qū)結合“強基促穩(wěn)”三年行動,探索推行“四個三”(即“三抓”、“三量”、“三訪”、“三查”)信訪化解新機制,有效化解一批信訪歷史積案,全區(qū)信訪秩序持續(xù)向好,社會大局保持安定穩(wěn)定。
“三抓”:整合資源化解矛盾
抓好兩個渠道建設:線上,依托“智慧豐澤”平臺,拓展“互聯網+”信訪渠道,通過接入全省信訪信息系統(tǒng),對接“人民網領導留言板”、“省長信箱”、“市長信箱”,增設“區(qū)長信箱”,承接泉州市12345便民服務平臺,推廣“指尖上”的信訪投訴,方便群眾反映訴求。2018年以來,全區(qū)網上信訪量占比達55.07%,信訪辦理群眾滿意率明顯提升。線下,人性化改造區(qū)信訪接訪大廳,完善提升各街道和重點職能部門接訪窗口任務功能,實行“一站式”服務,實現群眾現場信訪投訴“一條龍”解決,全區(qū)群眾初信初訪的及時受理率、按期辦結率均達到100%。
抓牢部門力量統(tǒng)籌:在全市率先整合優(yōu)化法院、司法、仲裁、保險等部門職能,建立道路交通事故調處中心,推行行政調解、人民調解、仲裁調解、司法調解和“快處快賠”中心的全方位、一站式服務,快速調處交通事故矛盾糾紛;東海街道探索與福建省海警第二支隊、后渚派出所協同合作,在蟳埔、北星和寶山等多個社區(qū)聯合設置社區(qū)“多元糾紛調處中心”,成功調處化解多起隱患糾紛……豐澤區(qū)充分調動各街道和成員單位職能作用,綜合協調轄區(qū)內包括駐豐單位在內的各級各部門資源力量,通過排查、調處和督查等方式,切實發(fā)揮消除初信初訪和積案化解的合力作用,取得了顯著成效。
抓實專業(yè)服務引入:豐澤街道探索設置“社區(qū)法律診所”,發(fā)動退休法官、律師、法律工作者、人民調解員和社工等力量免費參與調處疑難信訪問題;針對舊廠房改造引發(fā)的征遷安置信訪矛盾,泉秀街道引入律師事務所與轄區(qū)派出所、司法所創(chuàng)新建立“三所共建”工作機制,專門協調本轄區(qū)內群眾來訪投訴問題,調解成功率達100%……豐澤區(qū)通過組織動員、購買服務、公益志愿等途徑,拓寬第三方參與信訪問題化解的制度化渠道,引入 “兩代表一委員”、法律工作者以及退休黨員干部、社工、心理咨詢師、專業(yè)調解人員等社會專業(yè)力量,共同推動信訪事項特別是疑難復雜問題的化解。
“三量”:聚力攻堅提質增效
控“增量”,加強源頭治理:以“做好源頭穩(wěn)控”為目標,立足于抓早抓小抓苗頭,同時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推進科學民主決策,搞好社會穩(wěn)定風險評估,堅持定期召開信訪形勢分析研判會,對收集的信訪信息進行研判,因情施策,分類處理,把有可能引發(fā)群眾上訪的問題解決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tài)。今年全區(qū)信訪總量呈現出逐月下降的良好態(tài)勢。
去“存量”,化解歷史積案:圍繞“事要解決、事了案結、息訴息訪”總體要求,深入開展“強基促穩(wěn)”信訪案件化解攻堅專項行動,緊盯“釘子案”、“硬骨頭案”,尤其是常態(tài)化組織對征地拆遷、勞資糾紛、非法集資等重點領域、重點群體、重點問題等進行排查梳理,逐一列出“責任清單”,逐一化解銷號。近年來,全區(qū)對摸排梳理的信訪突出問題實行領導包案化解,化解成功率達50%以上;對歷史遺留復雜疑難的信訪積案,每年確定若干件實行限時攻堅化解,實現“清倉見底”目標,最大程度減少信訪“存量”。
防“變量”,規(guī)范流程辦理:進一步規(guī)范陽光信訪的即時錄入、及時受理、按期辦結、滿意度參評,切實提高信訪事項辦理質量。落實好初信初訪的“首辦責任制”,對群眾反映熱點、焦點等初信初訪問題按照“三反饋一化解”要求,對涉及署實名的舉報將辦理結果與舉報人見面,征求滿意程度意見,不斷提高信訪案件辦理的時效和質效,堅決防止因處理和反饋不及時,而引起群眾重復信訪。
“三訪”:下沉基層服務群眾
領導接訪發(fā)揮“穩(wěn)定器”作用:堅持把開展領導定點定期接待來訪群眾作為一項工作機制,發(fā)揮領導接訪在有效化解矛盾隱患中的主導作用。2018年以來,區(qū)委、區(qū)政府主要領導接訪群眾43批85人次,其他區(qū)領導接訪群眾55批134人次,各街道和區(qū)直有關部門接訪群眾約684批近千人次,通過面對面的方式有效聽民聲,察民意,解民情,在社會層面上極大疏緩矛盾風險隱患。
專題約訪發(fā)揮“助推器”作用:提前主動約訪重難點信訪案件的上訪群眾,由區(qū)領導召集相關部門負責人參加接訪,現場召開信訪聯席專題會議“集體會診”,形成處理意見現場答復群眾,進而化解一批難案積案。
帶案下訪發(fā)揮“調節(jié)器”作用:改變工作方式,把被動等待信訪人來訪變?yōu)橹鲃訋О赶略L,主動協調溝通,全面了解情況,通過“嘮家常”的方式開展溝通疏導,用樸實的話語講明相關政策規(guī)定,對其反映的問題耐心解釋、細致說明,讓信訪群眾“解開心結”。對于一些老信訪案件,尤其是成因復雜、處理難度大、易引發(fā)群體性事件的信訪問題,采取區(qū)領導包案負責制,區(qū)領導帶案下訪,疏導化解,協調落實,今年已妥善化解6件信訪積案,實現息訴息訪。
“三查”:履職盡責服務到位
復查,為信訪群眾維權提供權益保障。針對部分信訪案件完成辦理程序后信訪人仍無法接受處理結果的實際,堅持把信訪事項復查作為維護信訪人合法權益的一道保護屏障,依法引導,全力保障信訪人的正當、理性的信訪權,更好消除矛盾隱患,維護信訪人合法權益。2018年以來,全區(qū)申請復查信訪事項43件,出具復查意見18件,不受理或撤銷25件。
督查,為信訪事項落實施壓加力。“兩辦”督查室和效能辦、區(qū)信訪局聯手抓督查通報,有力推動信訪問題及時就地化解。每個季度對上級交辦、重復來信來訪事項、群眾評價不滿意以及初信初訪件和重點疑難信訪問題進行重點督查督辦,實時跟蹤督辦,進一步壓實辦理單位責任;對職權范圍難以解決的突出信訪問題,納入當月區(qū)領導接訪的重點信訪事項進行推動化解,并由督查部門和信訪部門實時跟進,聯合督辦,確保“件件有落實,事事有回音”。
倒查,為信訪責任落地建章立制。逐層簽訂《信訪工作責任書》,嚴格落實信訪工作有關規(guī)章制度,認真做好各項信訪工作任務,構建“有權必有責、權責相一致,有責要擔當、失責必追究”的責任體系,以責任倒逼推動信訪突出問題的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