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2月20日訊 這個春節,是51歲的貴州媽媽張雪霞尋子的第25年、丈夫離世的第10年,為了有精力追尋下去,至今她拒絕了再生育!
這個春節,她輾轉于泉州安溪、南安,福州、龍巖,只為尋找兒子宋彥智,過了年,他該28歲了。

時間流逝,張雪霞尋子之心不變。前天下午,她在泉州鐘樓路上發傳單
今年正月初一,正在安溪龍門鎮后坂村尋找線索的張雪霞,從拍下的一張當地祭祖人群的照片中,發現一個人的臉與兒子的臉相似。
這讓張雪霞看到了希望,連續多天走在大街上,期望與那張熟悉的臉偶遇,今天海都記者將與她一起,趕赴安溪尋找。
“幾乎是全村來祭祖,先拍照,放大后發現一個像我兒子臉的人”
——貴州媽媽張雪霞
1991年12月29日那個下著雪的冬天,3歲兒子宋彥智在外公住處外和兩個小朋友玩雪時,被一男子強行抱走。
去年,在公安部門的幫助下,張雪霞找到了當年參與拐賣的安溪蓬萊人劉某,坐了13年牢的劉某在福清一模具廠打工,稱孩子轉賣給了安溪官橋鎮傅某,而傅某又推到了龍門鎮一個已過世的人施某身上,施某家屬說不知情…… 過年前,張雪霞打算用一個月的時間尋找兒子,趁著很多人回家過年,她專門鉆進福州和泉州下轄各縣里尋找。

張雪霞在泉州的日子,寫成日記
今年大年初一,與另三名尋子父母一起,張雪霞到安溪龍門鎮后坂村尋找線索。“那天太陽很熱,祭祖的村民排長隊,幾乎全村人都出來了,人太多了,我看不過來,就用相機先拍下來,回來放大幾倍看,突然發現了這張像我兒子的臉。”昨日,當海都記者在市區見到張雪霞時,她一面向關心的人們道謝,一面開心地把這一發現告訴了我們。
海都記者決定在今天,陪這位母親去趟安溪。
“一直勸她別看了,都快瘋了,連續20多天在路上,她太憔悴了”
——熱心女士王亞雪
走在人群中,張雪霞早已習慣張望,特別是對與兒子同齡的年輕男子,她總會多看幾眼,就怕擦肩而過。
“隔了25年,兒子都換了樣,你還能一眼就認出那張臉嗎?”張雪霞愣了一下,忽而喃喃地說起兒子幼時的模樣:濃眉大眼,雙眼皮,笑起來臉上有兩個淺淺的酒窩,他左手背外側接近腕骨處有一黑痣,右臀部打針部位上方有一像飛燕形狀的胎記……“不知道那個人是不是(兒子),只要有一線希望,我就要去尋。”
“我一直勸她別看了,都快看瘋了。”好心的王亞雪是張雪霞的老相識,得知張雪霞來泉州的消息,硬是把人帶回家過年。
“她已經連續20多天在路上了,很憔悴,昨天她想出來尋子,被我攔住。可她在我家里,不是幫搞衛生,就是幫煮飯。靜下來,就抱著手機忙不停。”王亞雪在貴州料理著茶葉店,恰好與張雪霞的茶葉店對門,二人已相識了六七年了。“每個月領著2354元退休金,貸款開的茶館來不及照顧,只顧著找兒子。”王亞雪說,她很想幫幫這個母親,哪怕是少花點錢、吃口熱飯、有個暖床睡。“能幫一點就是一點吧。”
“加強不明來歷兒童的DNA排查、比對,還是有希望找到的”
——公安部打拐辦陳士渠
一路走來,張雪霞把尋子路上每一份陌生的援手和恩情,點點滴滴都記錄在隨身攜帶的一個小本子上:
前天下午,王亞雪陪著張雪霞從浮橋坐車到泉州市區,接受一個愛心義工的公益視頻拍攝……除夕當日,在泉州相遇的網絡歌手朗坤,主動幫她傳播;年前的一個大雨天,蘇大哥帶著3000元的愛心款從龍巖開車趕來安溪蓬萊送錢;被張雪霞退回的眾多好心網友發來的微信紅包……
“孩子被拐時間間隔太久,不明確買家是否就是安溪的,在哪個鄉鎮也很難說。”安溪縣公安局值班民警陳警官說,目前暫沒有新的線索。公安部打拐辦負責人陳士渠表示,張雪霞兒子被拐案是公安部督辦的,雖然目前缺少有價值的線索,但加強不明來歷兒童的DNA排查、比對,還是有希望找到的。

漫畫作者描繪出宋彥智長大后的相貌
致兒子的一封信
親愛的兒子宋彥智:
你還好嗎?我是你的媽媽張雪霞。
前天下午5點左右,我掛著尋你的牌子和王亞雪姐姐在泉州鐘樓,只希望在人來人往中,有人能知道一點關于你的消息。之前,有人讓我趁著年輕再給你生個弟弟或者妹妹,我擔心一旦生了,就再也沒有精力尋你了,所以,把你找回來,是我唯一的信仰。
其實,今年正月初二到初四,我都在泉州客運中心站,散發關于你的尋子宣傳單。
記得尋你有25年了,媽媽實在難以想象你29歲的模樣。之前,有一位漫畫愛好者按你小時候的樣子,畫了一張你的成人像。但不管像不像你,我覺得那就是你,一個長大的帥小伙。
媽媽寫下這封信,尋了你這么多年,最大的希望就是你過得幸福,別忘了回家的路。
我想告訴你,咱們家在貴州省都勻市五交化五金公司宿舍。你還記得百子橋和西山公園嗎?你在西山公園坐過小火車,還有轉的升降飛機。你最喜歡吃的是湯圓和甜酒雞蛋,外公還專門帶著你去百子橋邊上的火車站門口吃過。 你爸爸喜歡釣魚,有一次釣了一條很大的魚回家,放在大盆里,你高興得不得了。
這些應該是屬于你的記憶,我期待關于你的每個線索,你可以聯系我,也可以告訴海都記者,他們的熱線是95060。
聯系電話:13398540627 13885469843
張雪霞
2016年2月20日
(海都記者 韓婧 黃謹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