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華安縣委書記廖海軍主持召開專題研討會,重溫、學習和領會2000年11月9日習近平同志到華安的重要講話精神,回顧總書記對華安發展的深切關懷和殷切期望,強調要牢記囑托、感恩奮進,凝聚共識,繼續沿著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傳承弘揚華安精神,激發全員奮進力量,創新發展華安經驗,加快推動華安高質量發展,努力建設文明富裕之鄉。縣長陳敏杰、縣人大常委會主任賴武平、縣政協主席林炎山參加會議。
廖海軍強調,要重溫講話精神、感恩關懷,凝聚起全縣廣大干部群眾共同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華安實踐的磅礴力量。習近平同志當年為華安提出的重要論斷和重要指示要求,是華安無比寶貴的精神財富,是華安當前各項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要思想引領方向,進一步統一思想、凝聚共識、統一行動,確保全縣各項事業始終沿著正確政治方向前進。要精神鑄就信仰,追溯華安精神本源,進一步傳承華安精神,激勵干部群眾繼續保持昂揚向上的斗志和奮發有為的狀態,創造一個又一個新的華安經驗。要團結凝聚力量,深刻認識團結就是戰斗力、生產力,強化黨的領導,團結一切力量,堅決維護來之不易的團結局面,做到“一群人、一條心、一股勁、一個目標、一起干”。要實干彰顯擔當,激勵干部發揚“敢想、敢干、敢創新”的工作作風,將學習成果細化為推動產業升級、民生改善的具體舉措,開創華安高質量發展的新局面。
廖海軍指出,華安歷來重視改革創新,是一個頻出好經驗的地方。華安經驗源于實踐,歷經歲月淬煉,伴隨著華安發展的歷史。要深刻體會華安經驗是在華安廣大干部群眾的辛勤努力下形成的。1955年,毛主席為當時的龍峰鄉(今仙都鎮先鋒村)寫下《一個整社的好經驗》光輝按語,肯定并推薦華安經驗。金山林場創造了周恩來總理關心的中越友誼之樹清化桂培育種植養護的經驗。習近平同志曾兩次推薦華安相關工作經驗。
廖海軍強調,要深刻把握華安經驗對當今工作的指導意義。從“要我抓”向“我要抓”轉變,實質是工作思想認識的問題。要激發干部主動作為、自我實現的內生動力,形成“愛我華安、興我華安”的共識,人人參與、全員奮進。從“集中突擊抓”向“三為主”轉變,實質是工作思路和方針問題。要堅持“觀念先行、科技賦能、久久為功”, 轉變全縣發展路徑,實現“彎道超車”。從“以鄉鎮為主”向“村民自治”轉變,實質是工作方式方法問題。要切實做到重心下移,真正發揮村級的作用,真正發動群眾、依靠群眾。從“以管理為主”向寓管理于服務之中轉變,實質是工作作風和效率問題。要牢固樹立“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效率意識,真抓實干、馬上就辦。從“單一部門抓”向黨委政府領導下的綜合治理轉變,實質是工作落實氛圍問題。要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持齊抓共管、綜合治理,營造有利工作的環境,確保全縣一盤棋共同推進工作。
廖海軍要求,要繼續傳承弘揚華安精神,在各個領域不斷豐富創新發展新的“華安經驗”。要緊盯“建成一個文明富裕之鄉”的發展目標,促進“兩個文明”共同發展,打造“小而精最美縣城、超品質特色縣城、煙火氣活力縣城”,實現“四輪驅動”發展路徑轉變,以“五個全員”奮進機制推動高質量發展。全力打造新時代生態高水平保護的“華安經驗”,系統推進九龍江流域生態治理,全力維護生態環境,將“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全力打造新時代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華安經驗”,做強華安經濟開發區核心引擎,持續推動區域協同抱團發展;探索設立現代農業現代服務業開發區,打造縣域經濟發展新引擎。全力打造新時代社會高效能治理的“華安經驗”,不斷提升基層治理效能,舉全縣之力發展民生事業,建設幸福美好家園。全力打造新時代黨建高水平統領的“華安經驗”,堅持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優化職能配置,提升運行效能,做好人口小縣機構改革“后半篇”文章。
會上,縣委常委同志依次發言,圍繞“重溫、學習和領會習近平同志到華安重要講話精神,傳承弘揚華安精神,創新發展華安經驗”談體會、談感想、談舉措。
隨后召開親歷者茶話會,邀請了部分當年曾參加座談會的原華安縣領導,共同深情回顧了習近平同志蒞臨華安的歷史場景、親身感悟,共同重溫學習和領會落實習近平同志的關心囑托和指示要求。會前,舉行了福建谷文昌干部學院、中共漳州市委黨校教學與科研基地和華安縣黨員干部教育現場教學點的揭牌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