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11月3日訊(通訊員 閩南書院 閩南網記者 柯嘉進 文/圖)漳州是朱子在福建唯一主政的城市,11月2日,紀念朱子誕辰895周年“琴韻理脈·朱子琴歌音樂會”在漳州閩南書院舉行。音樂會精心選取朱子《觀書有感》《春日》《偶成》等著名詩作以及與漳州相關的《賦水仙花》《長泰面山亭》等12首詩歌,由龍人古琴研究院特邀古琴音樂專家作曲、打譜、編演,融古琴演奏、哲理詩歌、文化研討于一體,以琴為舟,致敬大儒。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黃冠表獨立,淡然水仙裝。”……古琴于朱子,既是修身養性之器,更是體悟天理、溝通萬物的哲思媒介。舞臺上,古琴演奏與琴歌吟唱的清音雅韻,成為連接朱子理學中所蘊含的和諧、秩序與人文關懷的載體,展現朱子詩歌深刻的理學意蘊和無窮魅力。音樂會終章《朱子頌》系漳州清代著名理學家王咸熙舊作,由漳州閩南書院山長葉明義改編而成,以莊重琴音概述朱子“致廣大盡精微、開愚蒙集大成”的學術功績,贊頌朱子居敬窮理、繼往開來,對傳承中華文明所作出的突出貢獻。


弦歌不輟傳古韻,理學長流映今聲。本次活動由中共漳州市委宣傳部、福建省閩南文化研究會、龍人古琴研究院指導,漳州閩南書院、福建省龍人書院、福建省閩南文化研究會朱子學專委會聯合主辦,旨在以學術提升藝術,以藝術傳播文化,既是致敬先賢的文藝活動,亦是一次將朱子理學思想與古琴琴歌完美融合、創新演繹的生動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