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西藏網訊引述《印度斯坦時報》1月27日消息,鑒于去年11月以來偽“阿魯納恰爾邦”(大致相當于我國所說藏南地區)的政治動蕩,印度總統普拉納布·慕克吉批準了內閣提交的關于將該“邦”交于“總統管轄”的建議。印度憲法規定,當一邦政府無法運行時,允許將該邦交由新德里中央政府直接管轄。
據悉,偽“阿魯納恰爾邦”執政的國大黨“政府”內部爆發嚴重內訌,47名成員當中的21人都竭力想要懲罰“首席部長”。而最新危機的導火索是“議長”封鎖了“議會”, 導致21名國大黨反對派“立法議員”與11名人民黨成員以及兩名獨立黨成員聯手想要彈劾“議長”。當地“總督”號召重新安排“議會”會議,并要求“副議長”采取動作罷免現任“議長”。很快,斗爭轉移到了司法領域,“高等法院”下令要求暫停執行“總督”的指令。
印度總統批準直轄“阿魯納恰爾邦”
根據《印度憲法》,印度各邦地方總督在名義上為其元首,實際上由首席部長掌控行政權。地方立法議會選舉進行之后,總督通常會邀請在議會中擁有多數議席的政黨組成地方政府,或由數個政黨組成聯合政府,并從中委任一名首席部長。首席部長的任期為最長五年,并且可以尋求連任,并不設有任何限制。
該報道認為,盡管暫停一個“民選政府”并不令人滿意,但是交由“總統管轄”卻不是個壞主意:它將使中央政府牢牢控制(該地),軍隊任務的執行不會受到阻礙,警察部門也不至于受煎熬。“選舉”定在半年內進行。
報道指出,所有這一切政治動蕩對該“邦”來說并不是一個好兆頭。曾在軍隊工作過的當地某前“總督”表示:“不穩定,不論是政治、司法還是指令上的不穩定,事實上對于這個邊疆‘邦’都不是件好事。中國在密切觀察印度發生的事件,就像在看一本展開的書。但是我們很難了解中國正在發生什么。”報道中也提及,去年印度總理莫迪訪問該地區時中國政府曾提出抗議。
據人民網報道,2015年2月20日,印度領導人前往中印邊界東段爭議區活動。中國駐印度使館20日晚即向印方提出了交涉。21日,外交部副部長劉振民約見印度駐華大使康特,向印方提出嚴正交涉。
劉振民指出,中印邊界東段地區存在巨大爭議,這是眾所周知、不容回避的客觀事實。中國政府從不承認印度單方面設立的所謂“阿魯納恰爾邦”。
另據外交部官網消息,2016年1月4例行記者會上,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表示,中印兩國都致力于妥善處理邊界問題,雙方于2003年建立了邊界問題特別代表會晤機制。當前,中印邊界談判保持良好勢頭,兩國邊境地區保持和平穩定,這為中印關系的健康穩定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兩國特別代表每年都會舉行會晤,雙方工作層就此保持著密切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