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 全國尚無省市公開過檔案保管費支出細目
2009年起 南京市多位人大代表、江西網友呼吁取消人事檔案托管費
南京市某區就管中心主任:我們也不想收 但就管中心全靠收取檔案托管費維持
目前 江蘇省、山東青島開發區等已取消這項備受爭議的收費

漫畫 王偉賓
又到畢業季,對高校畢業生來說,如果不是到機關當公務員或者在國企就職,找到工作后還需要操心一件事—給自己的檔案安個“家”。安“家”需要花錢,很多人可能不知道,面向龐大群體收取的這筆檔案費,著實是個“天文”數字。專家估算,全國每年人事檔案收費達數十億元。保管檔案,本應作為公共服務部門提供的公益服務,為何還要收取費用?收取的大量費用都花在何處了?
檔案占地兒比群租房小多了
收費卻似“豪宅”
2002年到北京打拼的李健,其所在的民營公司不管檔案,需要他自己拿到人才市場掛靠。于是,從2002年開始,李健每年都要繳納檔案保管費。
2013年前,檔案費每年240元。11年間,李健共花了2640元。2013年1月,這項收費降至一年120元。幾年加起來,李健在檔案保管上一共花了近3000元。“來北京10年多了,我還沒買房,可是,給檔案找個落腳的地方,卻已經花了幾千元。”李健苦笑。
“檔案也得‘租房子’,占地兒比群租房小多了,收費卻跟‘豪宅’接軌,算給自己的檔案買了個豪華臥室。”李健不解:一份薄薄的人事檔案,為什么一年要收一兩百元的保管費?
全國每年檔案費數十億
支出細目未曾公布
近年來,全國每年高校畢業生超過700萬人,除了國家機關公務員、部分退役軍人、部分殘疾人、失業者,按規定,其余的人都需要繳納檔案托管費,每人每年需繳費上百元。
根據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提供的數據,截至2014年6月底,北京市區縣存檔機構共管理檔案170萬份,存檔費在2013年1月起由240元下調至120元。不過,即便收費下降,每年的存檔費仍逾億元。
專家估算,全國200多個地級市,每個市每年收費少則數百上千萬元,大城市動輒上億元,全國每年收取的檔案托管費達數十億元。
這筆錢到底去了哪兒?北京市人社局表示,收費標準由北京市發改委下發,采取收支兩條線管理,收費統一上繳市財政,人社局沒有截留,所需檔案管理的經費由財政局每年下撥。記者查詢發現,全國尚無省市公開過檔案保管費的具體使用、支出細目。
公務員免費 國企職工由單位付費
按照我國“檔案法”、“干部檔案工作條例”、“流動人員檔案管理暫行規定”等法規,畢業生的人事檔案屬于國家法定、強制執行、歸口管理的公共信息,個人不得截留和銷毀。
專家指出,按理說,檔案保管應該是公共服務,就業和社保經辦機構在國家規定中也屬于公益性機構,但現行的檔案托管,采取的卻是商業運作模式。據悉,各地人才市場從上世紀90年代起開始收取檔案托管費,一些地方最初年收費七八百元,在社會各界的呼吁下,近年來,財政部、發改委等部門對收費標準進行了限制,收費有所下調。
一些專家表示,在各種檔案托管群體中,公務員免費,國企職工由單位付費。這意味著,收入穩定的人群享受免費檔案托管服務,而流動人員則要為自己的檔案向管理機構付費,這讓一些人覺得有失公平。而且,對于一些繳納費用的人來說,其所享受的服務質量也有待提高。
深圳大學管理學院教授肖俊表示,檔案托管費像一個“怪胎”:是服務,但做起來不像服務;像買賣,但又不是買賣,還具有壟斷性。因為“棄檔”、“自揣檔案”是違法違規的,所以“消費者”沒有說“不”的權利。
人才市場工作人員稱,“沒有戶籍檔案和人事檔案信息,報考公務員、購買住房、子女上學等都會受影響。”
收費托管
令各地出現大量“死檔”
雖然有“必須存檔”的人才管理嚴格規定,但由于需要收費、手續煩瑣和服務不佳等問題,全國每年都有大量棄檔、“死檔”出現。
2010年畢業后留在北京一家私企工作的劉云霄表示,自己只繳了第一年240元的存檔費。“每月工資就3000多元,幾百元的存檔費確實有點高,我沒考上公務員,也買不起房,所以此后幾年一直沒再繳。”他說。
一些地方人社部門介紹,存檔的“死檔”數量高達總量的20%至30%。北京171萬檔案中,可流動的檔案近164萬份,比例在全國較高,目前“失聯”逾5年的“死檔”也有61334份。
海淀區人才市場工作人員對記者表示,只要檔案有更新或移出的那一天,存檔費就要一次性補齊,否則檔案會被扣留。就算不動檔案,存檔費最遲也會在退休時追繳,否則“將使社保與退休金受到影響”。
針對百姓反映的問題,各地主管部門也在改進。北京市人社局表示,近年來,北京市著力統一各人才服務中心的服務標準和業務規范,簡化手續。
清理行政事業性收費
是政府的自我革命
記者了解到,這項備受爭議的收費,在一些地方已經取消。如江蘇省取消了檔案托管收費的規定,山東青島開發區則停止了收費。但除去江蘇、山東青島等少數地區,全國多數省份仍在收取這筆費用,甚至金額更大、名目更多。河北省存檔費標準曾達到40元/月,2011年之后下調為單位委托保管20元/月、個人委托保管15元/月。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汪玉凱表示,清理和規范行政事業性收費是政府的自我革命,也是政府職能轉變和簡政放權的必然要求。
“免除檔案保管費,是打破人才流動藩籬具體、有效的手段。雖然地方政府少了一筆小錢,但卻能給經濟發展注入更多動力。”肖俊表示。
取消收費只是人事檔案改革的開始。“信息時代,搜集規整檔案不能還靠手指頭,人事檔案電子化不僅更加便捷,也是當下個人信用管理體系建設的需要。”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教授趙成根說。 (據新華社“新華視點”)
新聞鏈接
2009年
南京人大代表呼吁
取消失業者檔案費
據《南京晨報》2009年1月10日報道,120元一年的檔案托管費,對于上班族而言也許不算什么,對于沒有工作的困難群體卻是不小的一筆支出。
對此,南京市人大代表、下關區東井新村社區居委會副主任陳玉梅等多位人大代表呼吁能夠取消失業人員的檔案費。南京市人大代表、南京市律師協會副會長、南京市知識律師事務所主任汪旭東直言檔案費的收取沒有法律依據,名不正言不順,應當全部取消。
“我們也不想收,可不收不行。”南京市某區就管中心主任說,就管中心是一個自收自支的事業單位,沒有財政補貼,一直以來都是靠收取檔案托管費等一些費用維持。
2010年
江西網友呼吁取消
240元人事檔案費
據《江南都市報》2010年2月24日報道,有網友在江西省發改委網站發帖稱,當前大學畢業生就業壓力大,每年240元的人事檔案托管費有點高,建議政府取消或者減免。
帖子稱,目前就業形勢嚴峻,很多畢業生難以進入有人事管理權的單位,多數進入非公有制企業。非公有制企業沒有人事管理權,根據流動人員人事檔案管理暫行規定,畢業生檔案要放在有人事管理權的縣級以上人才服務中心。但現在很多畢業生都自己拿著檔案,對社會和個人都不利,人事檔案托管費收取已經到了該說結束的時候了。
2013年
1月1日起
個人委托保管人事關系及
檔案費每月15元降為10元
為進一步減輕存檔企業和群眾負擔,2012年底,國家發改委會同財政部發出通知,大幅降低人事關系及檔案保管費標準,平均降幅近40%。
通知規定,中央國家機關所屬人才服務機構以及原人事部認定資質的單位收取的保管人事關系及檔案收費標準,自2013年1月1日起個人委托保管人事關系及檔案每份每月15元降為10元;單位委托保管人事關系及檔案由每份每月20元降為12元;單位或個人委托單純存檔由每份每月5元降為3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