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二胎生理準備不可少
“胎兒畸形、胎兒染色體異常等等都會導致早產。”陳秀堂表示,有很多原因都會導致早產。關于小潘,她認為,多半和小潘的年齡有關:“年齡小,她的宮頸機能可能發育不全。加上她第一胎早產和懷上第二胎的間隔時間太短,宮頸松弛,都是早產的高危因素。”
陳秀堂說,盡管小潘的產檢都是及時檢查,但這些檢查如若放在懷孕前,可能效果會好得多,“按照她的年齡,我們是不建議懷孕的。年齡小于16周歲和大于40周歲的女性,如果懷孕都屬于高危孕婦。”
其實,二胎政策放寬,需要嚴陣以待的不僅僅是婦產科醫生,所有準備懷孕的適齡婦女都應該有安全保健意識。年齡因素可以克服,還有一些妊娠慢性疾病患者也需要提前做好懷孕準備。
“比如患有糖尿病、高血壓的女性,在懷孕前,一定要先調理好身體。不然,懷孕及分娩的風險都會很大。”陳秀堂告訴筆者,她建議所有的備孕女性都要提前去門診進行優生優育的咨詢,做好產前檢查,提早發現問題,及時治療。
無論小潘是16歲還是18歲,這個年紀,都不應該和“二胎媽媽”這個稱呼畫上等號。她應該坐在教室里聽老師講課,應該和同學一起無憂無慮玩耍,而不是像現在這樣,過早地承擔了一些身體和心理的傷害。
也許在小潘的老家,早婚是見怪不怪的常態,但是這并不意味著他們已經具備了成熟的生育能力,以及承擔家庭的責任。我們不知道,在他們的早婚背后,究竟有著什么樣的原因,可是,能不能再等一等,等他們長大,等他們具備了各種能力,再來談婚論嫁?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天問一號“驚鴻一瞥”!神秘阿特拉斯彗星特2025-11-06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