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怕,在古街丟不了!”連日來,一段興化府歷史文化街區安保隊半個小時之內分別為家長找回3名“丟失的娃”視頻流傳,引發關注。
走失的孩子被安全找到。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興化府歷史文化街區總面積61.71公頃,大路街、縣巷、后街、衙后路、廟前街、坊巷6條古街巷縱橫交錯,沿街商鋪林立,背街民居星羅棋布,街區還分布18處文保單位、20處歷史建筑的游覽景點。作為莆田熱門景區,這里人氣旺盛。這么復雜的環境,如何快速找到走失的孩子?10月20日晚,記者走進街區,實地探訪。
當晚8時,熙攘的人群外圍,一支肩戴閃爍警燈的公安巡邏隊正穩步穿行,為這片璀璨歡騰的街區保駕護航。
“我們在后方,游客遇到突發情況,可隨時報警。”鎮海派出所巡邏隊組長沈建家表示,目前找尋走失兒童是接到頻次較高的求助類型。
記者了解到,民警接到這類報警后,會分組分路段展開搜尋,同時將家長提供的孩子照片第一時間發送至古街安全保障工作群。群里匯聚街道干部、消防救援人員、公安民警、街區保安、城管執法人員等組成的安保隊,各方力量各盡所能,形成立體化搜索網絡。與此同時,走失孩子的照片通過群內成員迅速擴散至古街商戶聯絡群、景區管理群等周邊社群,擴大尋找面。
參與尋找的消防救援人員任偉勝記得,前不久一天,街區一連接到3起孩子走失的警情。1名3齡童,1名8歲娃,還有1名孤獨癥少年,依靠“人防+技防”結合,通過“線上+線下”聯動,成功找回。
在興化府歷史文化街區消控室的大屏上,街區的各個角落在“九宮格”清晰呈現。值班人員告訴記者,街區安裝了150多個公共視頻,實現街巷全覆蓋。此前走失的3齡童和8歲娃分別在坊巷和大路街與家長失散,工作人員通過倒查公共視頻,鎖定孩子行蹤,并聯系路面執勤人員,第一時間接回孩子。
“當時身患孤獨癥的少年已走出街區。”值班人員介紹,大家根據以往的經驗,指導家長前往此前車輛的停放點尋找,同時聯系鎮海派出所通過街區外的公共視頻繼續追蹤。最終,在其父母的停車處發現少年身影,一起走失警情成功化解。
新聞鏈接
3名丟失孩童如何能分別在半個小時找回?荔城區鎮海街道辦事處主任、興化府歷史文化街區保護發展中心負責人唐炳柏說,街區已建立起網格化的人員布控機制,保安及其他保障人員在各自崗位定點值守,構成尋人第一道防線。同時,后方指揮中心配備專業人員,依據街區的布局特點與走失孩子的行為特征,快速研判其可能的行動軌跡。此外,覆蓋街區的全域數字智能系統等專業設備,為精準尋人提供了科技支撐。正是這套環環相扣的成熟機制,筑起了游客安全的堅實屏障。 □全媒體記者黃凌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