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年紀的增長,如今很多“80后”、“90后”已經或者將要結婚,但他們在經歷過“你儂我儂”的戀愛后,步入婚姻的殿堂,卻常常因為不知如何把控住生活中的小摩擦、小問題,最終導致婚后沒幾年便吵著嚷著要逃離這個“愛情的墳墓”。
“90后”的小花(化名)便是其中的一員。今年1月22日,小花面帶倦容走進永定法院立案庭,遞上了洋洋灑灑”的離婚起訴狀。訴狀透露著她對自己年幼無知的哀婉,也充斥著對丈夫滿滿的控訴。
“又一對年輕夫妻的婚姻亮起了紅燈,著實令人揪心。”該院立案庭庭長陳廣勇介紹說:“今年1月,立案庭已受理33件‘80后’‘90后’離婚案件,比去年同期翻了一番。”
更為揪心的是負責審理此案的法官陳福柱。庭審當天,小花和她的丈夫小進(化名)皆到庭參加訴訟,但在庭審過程中,雙方情緒激動,互相指責。
“都是因為我涉世未深,受誘惑導致未婚先孕。哪想到你是個極不負責任的男人,婚后對我極度漠視、謾罵……”
“結婚生下孩子后,你從未主動照料過小孩,根本就沒盡到做母親的責任。”……
庭審現場彌漫著濃濃的“硝煙味”,盡管陳福柱一次次地制止,但仍止不住他們激昂的情緒。“勸和不勸分。”陳福柱并不想看著這對年輕夫妻就此散了,于是在充分閱讀卷宗后,心中暗暗找到了調解的突破口——孩子。他多次分別前往原、被告處,各個說服,讓雙方多想想孩子的將來。經多次調解,這對年輕夫妻最終放棄了離婚的念頭。
雖然一幕家庭悲劇暫時避免了,但留給我們的是不盡的沉思——緣何年輕夫妻的婚姻如此脆弱?據統計,今年以來,永定法院共受理離婚糾紛案件149件,其中“80后”“90后”提出的離婚案件共81件,占54.4%,涉齡最小者才21周歲。
該院通過調研,發現此類案件以女性主動提出離婚的居多,占比高達91.9%,且大多夫妻的婚齡在5年以內,“閃離”現象多。
雖然年輕夫妻訴諸離婚的理由五花八門,但主因可歸結為三類:一是因為家庭瑣事,以及父母過多插手干預夫妻間的生活,導致矛盾爆發;二是因為男方有賭博等惡習,且屢教不改;三是存在家庭暴力。
法官調研認為,“80后”“90后”“閃離”現象多,與時代息息相關,他們大多是獨生子女,長期優越的生活條件則使得他們較多以自我為中心,加上改革開放的環境造就了他們開放的觀念,不再認為離婚是件丟臉的事,從而不能互相包容,往往因為生活中的一件小事而導致離婚。
編后:上世紀八十年代以前,婚姻大多是經人介紹的,基本屬于“先結婚后戀愛”型。然而,婚后卻很少有人會因家庭瑣事吵一兩次就提出離婚,更沒有“閃離”,與現在“80后”、“90后”夫妻相比,離婚率低得多。究其原因,編者認為,除了受思想觀念影響外,還有一種家庭責任心和經歷過程有關,前者謹慎,不會輕易把“離”字掛在嘴上,而“80后”、“90后”思想解放,且沒有吃過苦頭,則較輕率,易把“離”字掛嘴邊。俗話說“相罵無好言,相打無好拳。”望年輕的“80后”、“90后”夫妻遇到非不可調和的矛盾時,應多給對方一些諒解和理解,來個“夫妻吵架不記仇,床頭吵架床尾和”。(通訊員 馬斌 張麗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