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二十九年如一日
照顧癱瘓在床的丈夫和兒子
在福清市,有這么一位堅強的老人。29年前,丈夫不幸遇到車禍,癱瘓在床。禍不單行,19年前,兒子又因病癱瘓在床。從此,她就獨自用小小的身板,扛起了這個命運多舛的家庭,寫下一個大寫的“愛”字。

女子照顧癱瘓丈夫和兒子29年

女子照顧癱瘓丈夫和兒子29年

女子照顧癱瘓丈夫和兒子29年
丈夫意外癱瘓,才32歲的她,挑起家庭重擔
這位頭發發白的老人就是薛秀華,29年前,她的丈夫因一場意外導致腎破裂,此后就再也干不了什么重活。
福清市??阪傟惗荡逖π闳A:“剛開始是說小腦變化,稻穗挑出去賣錢,賣的錢拿去醫院看病,看好一點了就回家,沒有治愈。”帶病出院沒多久,結果一場突如其來的車禍,又導致薛秀華的老伴膝關節嚴重受傷,隨后雙腿漸漸癱瘓,從此常期臥床。
薛秀華:“南厝村的朋友送了個輪椅,把老伴扶著坐到輪椅上,用繩子綁著然后我去田里干活?;ㄉ?、稻谷種一點,回家都非?;琶?,又忙著煮飯,又要忙著喂他吃飯。”
此后的日子,家里的里里外外全靠薛秀華撐著,“有時候他還會罵我,因為肚子餓,被他罵了,我斗笠摘下來。他罵我,我眼睛紅了,眼淚擦干了,又得和他笑。”
薛秀華的堅強,鄰居四嬸也都看在眼里,時不時買點東西送過來。
四嬸:“我們也有買東西給老人吃,她很尊重自己的老伴,從來沒有欺負她老公,殘疾躺床上,不能干活,而不給他吃,都是自己沒舍得吃,給老伴吃。”
老伴癱瘓時,薛秀華才三十幾歲,還有三個孩子,她每天照顧老伴外,種菜、劈柴、用盡力氣維持這個家庭,每一天,她都盼著兒子女兒快快長大,幫她一起撐起這個家。
不幸再次降臨
由于家庭窘迫,孩子們要幫媽媽一起撐起這個家,薛秀華懂事的女兒與大兒子,到三十多歲才各自結了婚,這在農村,算是很晚結婚。至于小兒子林澤炎,也是既聰明,又勤勞。然而,在丈夫癱瘓十年后的春節,薛秀華發現,小兒子的腿,似乎不太對勁。
薛秀華:“小兒子下車,走路回家。大家說怎么回事,你小兒子走路怎么變成這樣?我還納悶,干嘛這樣說我小兒子,我小兒子腳好好的。鄰居說,你自己過來看看,兒子回來了,我一看,哎呀,我魂快散了,小兒子走路不正常了。”
小兒子林澤炎原本在廣東打工,1998年,腳底不小心被鐵釘扎入,兒子怕媽媽擔心,加上通信不發達,沒有告訴媽媽,等到兒子春節回家過年,薛秀華才知道這事。
薛秀華:“腳在工地被鐵釘扎了,別人教他把腳放在杉樹板上摩擦,摩擦后起膿了傷口感染了,我是懷疑會不會是鐵釘扎進了腳上的神經線。”薛秀華找人東拼西湊了一部分錢,帶著小兒子去醫院,卻已經晚了,因為沒有及時就醫,引起了破傷風,導致感染,引發小腦萎縮,最終小兒子因四肢功能障礙,也漸漸行動不便了。
薛秀華:“我把小兒子扶起來,后背用東西頂住。早先的時候都頂不住,就是自己不由自主地倒下去了,不是倒左邊就是倒右邊,沒辦法,只能一天到晚躺床上,再從晚上躺到天亮。”
靠種稻谷賣錢的窘迫家境,根本不能滿足老伴和兒子高昂的醫藥費
薛秀華:“醫療費花了一萬多,后來沒辦法了,沒錢了就只能準備回家?;丶仪埃揖透f,小兒子呀我們回去吧,你老爸都那樣了,癱瘓了,靠別人在家照顧也沒辦法,我們還是先回家,以后再來治療。”
小兒子林澤炎深深地知道家里的困難,為了不讓媽媽自責,他告訴薛秀華,在醫院呆著太無聊了,他也想回家了。無奈之下,薛秀華只好帶著小兒子回家了,但一回到家,林澤炎在媽媽外出種地的時候,又忍不住在床上偷偷地掉眼淚。這一幕,恰巧被回家的薛秀華撞見了。
薛秀華:“我就問小兒子,媽媽哪兒對不起你,哪兒做得不夠。小兒子說媽媽沒事。我一聽就明白了,走出大門,躲在菜地里自己大哭。”
薛秀華原本盼望著可以靠著小兒子賺錢,分擔家庭壓力,但老伴和兒子的相繼癱瘓,家庭境況更加艱難,由于要照顧兩個癱瘓在床的病人,薛秀華很難擠出時間種地,而她的女兒和大兒子生活也很拮據,也難以幫助媽媽。家庭的巨大壓力和無力醫治兒子的痛苦。薛秀華,終于有點承受不住了。
薛秀華:“八點多,我們幾個人一起吃飯,給我老伴先盛飯先吃;吃完了,再給我小兒子喂飯,然后才輪到自己吃飯,大家都說你怎么這個時候才吃飯。每天白天,我都在想,這個天什么時候能黑下來。”
家里的窘境,媽媽的辛苦,林澤炎都看在眼里,“有時候都會哭出來的,我媽媽每天都特別辛苦,每天都要照顧我,如果我是好好的人正常的人嘛,肯定是照顧我媽媽的,對吧?,F在變成我媽媽照顧我,所以說很難受的。”
老伴走了,已62歲的她,繼續照料癱瘓的小兒子
2014年7月,薛秀華悉心照顧28年的老伴離開了人世。但已經62歲的薛秀華,每天還得繼照料癱瘓在床的小兒子。薛秀華:“我不敢在兒子面前哭,他還有一點頭腦,他腦袋里負擔更重了,人都有自尊心。”
她用愛、堅持和樂觀,贏得尊重
對于這種窘迫的家庭,政府也及時給他們提供了生活保障金。而薛秀華的愛和執著,也感動了許多鄉親,許多愛心人士也紛紛伸出援手。
老伴去世后,薛秀華和她的兒子如今就住在這十平方米左右的老房子里,這是親戚暫借給她們母子居住的,薛秀華扯來兩米塑料布,擋住墻上的縫隙,防止漏風。
為了方便照顧兒子,自己就睡在一張塑料折疊床上。
房間里還擺放著好心人送的煤氣灶,但因為煤氣太貴,薛秀華一直沒舍得用。為了省錢,薛秀華就靠著這個簡易的灶臺生火做飯,每隔幾天,她就要拉著板車,出去外面找柴火,青菜自己種,一個月花不了多少錢。
薛秀華:“一個月,我從來沒花過五百,有時候出去花蛤買一斤回來,有時候小魚干買一點回來,大米買一袋回來就夠了。”
堅強的薛秀華,無論生活多么艱難,從來不會主動向別人抱怨。
福清愛心鄉村廚師薛建波:“她和我說話都是帶著笑容,總覺得自己沒有什么很苦的樣子。我感覺她真得很偉大,很可憐,所以我當時第一時間就發朋友圈,才短短幾天的時間,就幫她募捐了五萬多元。
愛心人士:“她老人很堅強,真得,沒有幾個老人能比得上她。”
福清林氏源流研究會執行會長林智棟:“她應該說是我們林家這邊非常典型的賢妻良母。”
愛心人士也開始經常上門來看望這個堅強的老人和她的兒子。
薛建波是一個鄉村廚師,他自己組建了一個民間草根的愛心團隊,每幾個月,薛建波就會和他的愛心團隊來看望薛秀華,并送上籌集的善款,這讓薛秀華母子的生活有了很大的保障。
薛秀華:“我說我一輩子沒見過這么多錢,感覺很高興,那從去年到現在,我現在還可以了,我可以上街買魚,我們母子一起吃。”
曾經因為沒有錢,被迫讓兒子放棄治療,這是薛秀華的心病。如今,社會上愛心人士幫忙籌集的善款,也讓她看到了一絲希望,“福州協和醫院的醫生也這樣說,你最好有很大的資金,得花相當多的錢好像是,說我兒子的病要花很多錢,最好要送到福州上面來治療。”
薛建波:“我經常過來問她你送兒子去醫院復診了沒有,他母親說有有有,這個是最關鍵的。如果真得能治好的話,我可以說再發動社會上的愛心人士,幫她募捐更多的錢,為她兒子治療。”
29年的堅守,不僅將薛秀華磨練得更加堅強,同時也造就了她樂觀的生活態度。無論再苦再累,她都始終笑臉迎人。
薛秀華的鄰居四嬸:“從來不告訴別人,外面不認識的,不懂她家庭是這樣的,不懂她的家庭如此貧窮,不會懂得她的兒子也這樣,從來不會對別人說日子苦。”
薛秀華:“我不會出去說愁、苦,我就一個人,不能讓身邊的人一起愁、苦,我腦袋里一直是這樣想,畢竟親戚朋友會可憐我們,也需要花腦筋幫我們分憂.....”
讀而思
愛
關鍵字——愛
薛秀華的堅強和大愛,她樂觀開朗的生活態度,那種由內而發的笑容,感染了在場的每一個人。我們可以總結為一個字“愛”。因為愛,薛秀華扛起了家,29年如一日照顧癱瘓的老伴與兒子。也正是因為愛,福清當地政府,和許許多多的愛心人士伸出了援手。
如今,薛秀華已經被福州市委文明辦推薦為“福建好人”的候選人,她的堅強,她的樂觀將成為大家學習的榜樣,我們也得豎起大拇指給這樣的老人點個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