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國再生稻生產現場會在浦城縣召開。來自全國10個再生稻生產省份的農業農村部門代表、科研院校專家、農技人員現場交流再生稻產業發展現狀與方向。記者從現場會上獲悉,今年福建再生稻再生季產量高于去年,全程機械化栽培千畝示范片最高畝產達到668.3公斤,再次刷新高產紀錄。
當前,福建省再生稻迎來再生季集中收獲期。在現場會召開前,省農業農村廳組織由中國科學院院士謝華安任組長的專家組,赴浦城縣石陂鎮案山下村再生稻全程機械化栽培千畝示范片進行測產。結果顯示:再生季平均畝產616.2公斤,加上此前頭季平均畝產801.4公斤,兩季畝產達到1417.6公斤,達到畝產“超噸糧”水平。
據悉,近年來,福建省將發展再生稻作為增加糧食總產的一項重要措施。為促進大面積單產提升,福建省堅持良田良種良機良法“四良”融合。其中,高標準農田建設畝均財政投入由1600元提高到3000元;先后篩選培育出20多個高產優質、適宜頭季機收的再生稻品種;篩選出多種專用收割機,將頭季稻機收碾壓損失率降低到15%以下;2010年開始開展再生稻全程機械化試驗示范,2021年起千畝示范片兩季畝產每年均“超噸糧”。
作為福建省再生稻最大的產區,浦城縣今年再生稻種植面積達10萬畝,占全縣水稻總面積的四分之一。近年來,該縣大力推廣全程機械化栽培模式,2025年再生稻全程機械化率達99.56%,近5年累計推廣機械化種植面積達33萬畝。全縣平均畝產從2020年的866公斤增長至2024年的1071公斤。
(記者 張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