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A股ST生化(000403.SZ)的控制權歸屬,由正泰、富通、巨星控股等企業集團組成的浙商資本,與“潮汕系”的代表郭英成家族在資本市場狹路相逢。
11月29日早間,佳兆業集團(01638.HK)發布公告,擬以21.87億元(包括償還貸款)收購ST生化18.57%的股權。當日午間,ST生化披露的公告證實了郭英成欲入主的消息。
此前上述浙商資本要約收購ST生化控制權長達5個月,不過并未受到ST生化及其大股東振興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振興集團”)方面的歡迎。隨著輿論的發酵,這樁交易被推至市場的風口浪尖。
在振興集團與佳兆業方面協議轉讓正酣之際,覬覦ST生化控制權已久的杭州浙民投天弘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以下簡稱“浙民投”),早已是“急紅了眼”。
佳兆業出具的收購計劃,正值浙民投要約收購結束近一周的時間。令浙民投頗為擔憂的是,此次郭英成欲入主的消息公布后,ST生化股價持續走高,一旦超過要約價,此前的諸多努力或將付諸東流。
為此,浙民投方面積極游走布局,一方面接觸監管層,另一方面發布公告“安撫”投資者,同時對外發聲,宣稱站在中小投資者的角度,并質疑佳兆業方面收購的誠意。
針對佳兆業方面欲入主ST生化,12月4日,浙民投管理合伙人袁華剛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我覺得(佳兆業)買賣大股東手中的股權行為是其自由,但買賣(時)要考慮其他股東的利益,如果在這時候買,要讓小股東知道風險。”
截至目前,收購事宜仍在緊張進行中。深交所連發多份關注函,要求ST生化、振興集團,以及佳兆業方面對收購事項進行補充披露。
圍繞入主ST生化和對未來大健康版塊的布局等相關問題,時代周報記者向佳兆業集團發送采訪函,截至發稿時,仍未有任何回復。
經歷過差點出售公司、引入融創為“白衣騎士”的郭英成,現在信奉不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的投資策略。自年初復牌以來,佳兆業已并購多家資本平臺公司,佳兆業健康集團的產業版圖浮現。
浙民投對壘佳兆業
11月29日,ST生化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振興集團擬通過協議轉讓的方式,將其持有的ST生化5062.11萬股(無限售條件流通股,占比18.57%)轉讓給深圳市航運健康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航運健康”)。
同時,振興集團擬將持有的ST生化4.04%的股權轉讓給中國信達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分公司(以下簡稱“信達深圳”),并已將該股份的投票權轉讓給航運健康。權益變動完成后,公司的控股股東將由振興集團變更為航運健康,實際控制人將變更為郭英成和郭英智。
上述轉讓公告的發布,對于浙民投來說,無疑是沉重的一擊。這家擁有雄厚實力背景的浙商資本,在過去長達5個月的時間,一直試圖以36元/股的要約價收購ST生化27.49%的股權,目標直指上市公司控制權。但是這場要約從一開始便遭到來自ST生化及其大股東振興集團的強烈反擊,雙方更不惜對簿公堂。
讓浙民投方面深感焦慮的是,佳兆業選擇此時入主,距離浙民投要約收購的最后期限僅剩7天,頗有狙擊的意味。ST生化疑點重重的易主公告發布后,11月29日夜間,深交所發問詢函質疑ST生化突擊易主,包括公司實際控制人已于11月9日變更,根據規定不得在實施收購后12個月內轉讓等違規行為。
11月29日,受佳兆業欲入主的消息影響,ST生化股價連續走高,當天上漲逾3%,報收34.37元/股,直逼36元的要約價。
更讓浙民投擔憂的還有ST生化的股價。根據收購管理辦法,收購要約期限屆滿前15日內,收購人不得變更收購要約,因此,本次要約收購的要約價格(36元/股)不變。一旦ST生化股價達到或超過36元/股,浙民投的要約收購將難以完成。
或許是擔憂股價持續走高,對自身產生不利,浙民投當即發布要約收購提示性公告,提醒手握重要股權的中小投資者保持“克制”。
時代周報記者注意到,該提示性公告中特別提醒投資者注意的事項多達6條,包括振興集團與佳兆業等簽署的有關協議,涉及的相關條款可能導致該協議無法實施;本次振興集團股權涉及權益變動尚需深交所進行合規性審核,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等。
截至12月4日收盤,ST生化股價報收34.28元/股,下跌2.34%,總市值縮水至93.44億元,最終控制權歸屬再添疑云。
作為浙江最大的民營投資機構,浙民投的股東陣營十分強大,發起方包括正泰集團、富通集團、巨星控股集團、臥龍控股集團、萬豐奧特控股集團等知名民企。
在收購態勢咄咄逼人的情況下,浙民投一方面積極接觸監管層,同時一改過去悶聲忙收購的做派,主動對外界發聲,并宣稱站在中小投資者的立場,“在要約收購最后的關鍵點,如此大量的資金沖進來,動機可疑,并已第一時間向監管部門舉報,要求嚴查內幕交易。”
浙民投管理合伙人袁華剛在接受時代周報記者采訪時直言:“這兩天買進來的人,肯定對我們不利,否則對方沒必要現在買,所以我非常想知道誰是買方,這種誤導性買盤到底是誰的?監管部門強調的事中監管在哪里?我很想呼吁監管機關(關注)。”
“佳兆業就是要在這個當口上,誤導投資者,讓投資者不賣給我,不就這個目標嗎?現在的問題是,我們的發聲渠道有限。”袁華剛指出,“你能不能買,監管機構也提出了那么多問題。我覺得在這個項目過程中,監管機構一直強調的依法合規,所有參與對方都應該依法合規。”
此次佳兆業與振興集團等之間的協議轉讓能否完成,還存在巨大的法規障礙。最大的壓力來自監管。12月1日,深交所公司管理部分別向振興集團和航運健康發去關注函。
據關注函顯示,11月30日晚間,ST生化提交了回函初稿,但深交所認為回函內容的真實、準確及完整性存疑,且ST生化提交的航運健康等收購其股份的權益變動報告書也存在內容不完整、風險提示不充分等問題。截至時代周報記者發稿,上述問詢函尚未公布回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