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已成功拿到上市批文并且即將上市發行的江蘇天常復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常股份”)突遭實名舉報,對于距離上市只差臨門一腳的天常股份來說,該事件為公司成功上市帶來諸多不確定性。
11月8日下午3點,常州市宏發縱橫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宏發新材”),以“誠信的名義”在上海召開天常股份IPO財務造假新聞發布會,宏發新材公布了向證監會實名舉報的關于天常股份招股說明書存在虛假披露以及涉嫌利益輸送的證據。根據宏發新材提交的證明材料顯示,證監會已經收到相關舉報材料。
其中宏發新材舉報的核心之一是涉嫌利益輸送的問題。招股書P271頁披露,2016年6月6日,天常新材料(原名成銳玻纖)與中國巨石(600176)就債務糾紛達成《執行和解協議補充協議》,天常新材料向中國巨石支付現金35萬元以及一臺經編設備以清償債務118.88萬元,由此產生債務重組收益52.87萬元。據財務計算,用于抵債的經編設備的賬面凈值約為31萬元。從舉報人提供的圖片可見,雙方簽訂的補充協議第3點明確,被申請人以該案審理時被查封的一臺玻纖織機(型號:50英寸多軸向經編機RCD-50,購置原價:2085348元)折抵給申請人,原協議作價約85.16萬元,現作價約83.88萬元。宏發新材認為,天常新材料成立于2013年6月4日,此次抵債系天常股份本部(非下屬子公司)于2008-2009年期間向潤源控股購買的50英寸多軸向經編機設備。按照估算,如果機器的確原價為208萬元的話,即使從天常股份成立的2008年3月24日開始就計提折舊,到2016年6月時的賬面凈值應該是46.75萬元;賬面凈值31萬元的話,那么2008年的購買原價應該是138萬元上下。
但從宏發新材提供的發票顯示,潤源控股同時期銷售給發行人實際控制人陳美城擔任總經理的昆山華風的同型號機器,價格卻是368萬元,舉報人認為中間涉及利益輸送及虛增利潤。
宏發新材于2015年10月8日在新三板掛牌,公司主要從事高性能纖維多軸向增強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在天常股份上市頗為敏感的時間節點上,作為同行的宏發新材實名舉報的舉動不免引起眾人的質疑。針對質疑,宏發新材副總經理、董秘、財務總監仇志平表示舉報內容全部屬實,希望證監會能夠嚴查。
天常股份于11月3日拿到了IPO批文,首次發行股份不超過3000萬股,此次發行的初步詢價時間為2017年11月8日。一位不愿具名的投行人士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在天常股份沖擊A股市場的關鍵時間節點上,遭遇實名舉報事件,無疑對公司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而今年以來因遭媒體質疑而暫緩發行的案例不少,天常股份在11月14日申購能否順利進行具有一定的不確定性”。該投行人士還表示,即便是公司股票能夠順利發行,被實名舉報還是會影響投資者對公司的信心。
據天常股份招股意向書顯示,公司主營業務為玻纖增強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目前產品主要應用于風電行業。財務數據顯示,2014-2016年以及2017年1-6月,公司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約為4.71億元、6.08億元、4.86億元和2.29億元,對應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分別約為4898.1萬元、8489.58萬元、6213.52萬元和2685.61萬元。(記者 崔啟斌 劉鳳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