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斌
A股市場在9月份出現了明顯的震蕩回調,但并不影響投資者對10月份行情的樂觀預期。
A股9月份的震蕩回調態勢是比較明顯的。從指數上看,創業板指數走勢顯著放緩,上證綜指則一直在3350點左右徘徊,上下波動幅度不超過1%。從行業上看,消費股與具有確定性的成長股漲勢領先,而周期股則繼續調整。成長股中具有業績確定性與發展空間大的行業依舊表現強勁,通信、電子漲幅在各行業中位居第一和第六位,分別達到9.08%和4.18%。隨著美聯儲縮表確定、8月份的部分宏觀數據不及預期,市場避險情緒明顯增加,大消費行業中的汽車、食品飲料和家電也漲幅靠前,位居第二、第三及第七位,休閑服務位居第五位。而前期漲幅靠前的周期股出現明顯回調,如鋼鐵行業跌幅高達8.23%,采掘行業跌幅3.86%,位居所有行業的最后兩名。
市場之所以在9月份出現比較明顯的滯漲,主要是由三個方面因素導致。其一是8月份公布的宏觀經濟數據顯著不及預期。經濟短期內向下波動成為大概率事件,前期漲幅較大的周期品出現顯著下跌,拖累周期股回調。其二,指數已經上行至我們前期所述阻力位,面臨回調壓力。上證3400-3600點密集成交區間、創業板1900-2000點密集成交區間是較強的阻力位。這些阻力位上由于前期積累的套牢盤較重,對手籌碼較多,因此指數上行到這一區間就會承受較多的拋盤壓力。其三,企業盈利確認處于真空期。美聯儲明確縮表之后,美國基準利率將長期處于上行通道當中,這意味著國內的貨幣政策也將長期處于中性偏緊的狀態,因此當前市場的上漲將主要依靠企業的盈利推動。而9月份正處于三季度盈利確認前的真空期,因此市場也缺乏迅速向上的動力。
投資者對于10月份的行情卻依舊樂觀。這主要由三方面因素決定。其一,經濟韌性強,8月份經濟數據對于市場的負面沖擊將呈現邊際遞減。已經出爐的9月份先行指標顯示國內經濟非常強韌:PMI超預期達到52.5,為過去五年來的最高值。從過去兩年的市場表現來看,上證綜指與PMI的走勢基本一致,與GDP走勢卻基本不相關。這實際上表明,企業景氣回升是這一輪市場上漲的主推力。其二,供給側改革帶來的企業盈利改善十分顯著,這對于A股構成基本面上的支撐。8月份的固定資產投資增速雖然下行,但工業企業利潤增速卻顯著超預期,同比增速達24%,創下2013年以來的最高增速。而工業企業利潤增加往往成為A股盈利的先行指標,這預示著三季度A股盈利大概率會比較樂觀。經濟下行,但企業盈利改善,這是市場走出慢牛的基礎。回顧美國上世紀70年代以來的市場,當時也是經濟增速下臺階,但是企業盈利顯著改善,因此助推美股走出十年慢牛。當前A股很有可能也正步入這一階段。而隨著工業企業利潤的復蘇,銀行的資產負債表也隨之得以修復,因此A股基本面的下行空間其實十分有限。其三,新興產業的發展空間依然巨大,而新股發行常態化正將越來越多的高新科技企業帶到A股。展望未來五年,中國經濟的增量將主要依靠新興產業來提供。根據國家發改委制訂的戰略規劃,七大戰略新興產業的產值將在2020年末占到整個GDP的15%以上,而當前這一指標為9%。這就意味著戰略新興產業在未來三年將達到22%以上的年均增速,是GDP增速的3倍多。最后,從技術面上來看,滬指3300點、創業板指1800點處有強力支撐。而市場在近期又顯著縮量,顯示很難跌下去。
從總體上來看,10月份的市場將強于9月,投資者應該變得樂觀一些。從板塊布局上看,可以布局彈性較大的券商板塊,同時也可以布局前期調整較多的周期、醫藥、建筑板塊。同時繼續聚焦政策支持、代表未來經濟發展方向、業績有支撐或者出現拐點的電子(智能手機產業鏈、人工智能產業鏈、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方向)、通信(主要是物聯網、5G產業鏈)、環保等行業。
(作者系西南證券高級策略分析師)
原標題:分析師:新興行業提振 A股10月行情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