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9月1481位高管離職 掛牌公司人才流速加劇
新三板今年突然出現了洶涌的離職潮。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據Choice數據統計,截至9月20日,9月以來的20天里,共有1481位三板公司高管離職,平均每天74位高管離職。
如果把時間拉長至年初,今年以來,全國股轉系統類離職高管已達15546人。
即使考慮上新三板掛牌公司的增長,平均每家掛牌公司的高管離職率也較去年同期增加了四成。
其中董事、監事、財務總監、董秘等成了離職的“高發區”。換屆、個人原因、工作調動成三板高管解釋離職的三大原因。
不過,新鼎資本董事長張弛指出,離職潮的核心原因是新三板流動性太差,估值太低,市場低迷,導致人才流失。
“今年三板高管離職潮確實是一個問題,在市場低谷的時候會有大量人員離開行業。現在新三板市場實在是太低迷了,流動性差、估值低、融資難,以及新政沒有推出等原因,使得新三板到了冰點,新三板高管工資少,股權激勵沒有吸引力,這使得有能力的人離開新三板,去A股或者其他收入更高的行業,所以今年出現了新三板的高管離職潮。”
離職井噴
新三板高管的離職在今年突然出現一個高潮。
記者據Choice數據統計,2017年全國股轉系統類離職高管人次15546名,2016年同期8605名,2015年同期2961次。
而同期掛牌公司也在迅速增加,股轉系統2017年9月20日,合計11582家掛牌公司。2016年和2015年同期則各有9042家、3493家。
如果考慮到這三年不同的掛牌公司數據,2017年、2016年同期、2015年同期的平均每家掛牌公司高管離職人數分別為1.34人、0.95人、0.85人。
這意味著,2017年較2016年同期每家掛牌公司離職高管增加了41%。
其中,董事、監事、財務總監、董秘等成了離職的“高發區”。
以財務總監為例,9月1日至20日,共有145名財務總監離職。而今年以來已有1787名財務總監離職。1月-8月的財務總監離職人數分別為:123名、150名、222名、215名、238名、244名、204名、246名。除一二月以外,其它各月離職財務總監都達到200名以上,各月的數據波動不大。
但2017年、2016年、2015年的同期財務總監離職人數分別為1787名、1058、311名,絕對數和平均數都有大幅的增加。
原因背后
為什么今年突然離職率大幅增加?
9月份的1481位離職高管給出的離職原因主要有三個:換屆、個人原因、工作調動,此外,個別高管離職涉及免職、身體健康等原因。
不過,在這些明面上的原因背后,是公司業績不佳、新三板市場低迷,以及越來越嚴格的監管。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三板公司業績暗淡,經營前景不明,這或是導致高層人員出走的重要原因。
比如今年有11位高管離職的ST行悅(430357.OC),其2016年年報顯示,ST行悅營業收入為9938萬元,同比減少3.32%;凈利潤為-978萬元,由盈轉虧。并且在6月30日ST行悅公布年報時,其年報審計機構中興財光華會計師事務所出具了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
而目前新三板的流動性和估值,也難以留住部分公司的高管。事實上,與三板擴容速度背道而馳的是二級市場交易冷淡,流動性不足,整體市場低迷。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公司的業績難以支撐,不少離職高管被董事會免職,或主動離職。
新鼎資本董事長張弛表示,“對于高管,新三板公司一般都有股權激勵和工資,但市場低迷,股權越來越不值錢,同時因為市場低迷企業融不到資,所以工資越來越少,形成惡性循環,這導致大量新三板高管撤離新三板。”
此外,新三板市場監管越來越嚴格也導致了部分董秘辭職。全國股轉系統9月8日發布《掛牌公司董事會秘書任職及資格管理辦法(試行)》,規定:除了對董事會秘書資格管理、應盡職責、不得任董秘情形、聘任公告、資格考試等方面進行規范規定外,進入創新層的公司應按照規定設立董事會秘書,并應當在規定時間內取得資格證書。
股轉公司要求創新層企業的董秘需持證上崗,這使得一部分無證董秘離職。而持有董秘資格證的專業董秘,也出現被別的公司挖走的離職現象。
不過,張弛認為,“離職潮的頻率和整個新三板波動密切相關。新三板在低迷期間出現高管離職潮是正常的,但新三板市場一旦反彈,會有很多人將重回新三板高管隊伍,會出現‘入職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