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月底履新以來,郭樹清擔任銀監會主席至今已有半年時間,這半年時間里,銀行業的監管明顯更為嚴格。
從郭樹清以及銀監會半年成績單來看,這樣的效果也頗為明顯。時代周報記者根據上市銀行半年報梳理,大部分銀行在同業業務、理財規模等方面的占比都有所下降,資金更好地流向了實體經濟。無論是資產端還是負債端,各上市銀行的同業業務出現七年以來的首次雙收縮。
近日,一家股份制銀行金融機構部總經理助理告訴時代周報記者,今年上半年銀行業監管的加強,對我們的業務肯定是有影響,但讓銀行停下來看看也不是壞事,可以拓展更多的業務增長點,“在監管不嚴格的情況下,越規范的銀行越吃虧”。
“從這半年左右的情況來看,我覺得他(郭樹清)是非常合格的,說明他對銀行業務非常熟,一些政策也接地氣,抓住了重點,符合市場要求,符合中國金融業系統風險控制的要求。”9月6日,一位不便具名的股份制銀行一級分行行長對時代周報記者評述稱,銀監會上半年出臺的政策,對治理和控制中國銀行業系統性風險和金融市場的風險傳遞是非常有效果的。
在8月中旬的“銀監會近期重點工作通報”通氣會上,銀監會審慎規制局局長肖遠企表示,通過整治亂象,目前銀行業經營趨于規范,銀行業資金脫實向虛的勢頭得到初步遏制。
上述股份制銀行分行行長認為,今年上半年銀行業監管是近一二十年最嚴格的一次,“郭樹清抓住了重點,就是嚴管同業,同業業務管理抓住,各家銀行就能更加規范了”。
同業業務收縮
今年上半年,銀監會對銀行業的監管明顯趨嚴。在第二季度,郭樹清和他所領導的銀監會先后密集出臺18個相關文件,其中整治的重點之一便是同業業務。
對于同業業務的風險防控,6號文要求銀行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對同業存單等同業融資的依賴度,督促同業存單增速較快、同業存單占同業負債比例較高的銀行,合理控制同業存單等同業融資規模。
7月17日,郭樹清主持召開黨委擴大會議,傳達學習全國金融工作會議精神。會議指出著力防范流動性風險、信用風險、影子銀行業務風險等重點領域風險。有計劃、分步驟,深入整治亂搞同業、亂加杠桿、亂做表外業務等市場亂象。
同業業務被視為銀行,尤其是中小型銀行資產規模擴張的“利器”,但從各上市銀行的上半年報告來看,這招明顯不奏效。
據時代周報記者不完全梳理,無論是在資產端還是負債端,各上市銀行的同業業務明顯萎縮,出現七年以來的首次雙收縮。上半年,招商銀行、華夏銀行、南京銀行、無錫銀行等,在同業資產和負債兩端均出現規模下降。
其中,無錫銀行的同業資產規模降幅最大,高達74.7%。無錫銀行解釋稱,這是由于調整資產配置造成了同業資產的減少,并導致總資產增速明顯放緩。
8月18日,肖遠企表示,同業業務整體在收縮,上半年銀行業同業資產、同業負債規模雙雙收縮,這是2010年以來的首次。而在此之前,同業資產負債基本都是增長的,但是今年上半年開始出現同時收縮。二季度末,商業銀行同業資產余額和同業負債余額比年初均減少了1.8萬億元。
“同業業務減少主要是上半年銀監會關于宏觀審慎監管制度出臺,銀行的同業業務就同業存款占比不能超過整個存款的1/3,各大銀行都減少了同業的占比。”上述股份制銀行分行行長認為,銀行的利潤會受一點影響,但對各家銀行流動性的管理壓力是最大的,尤其是股份制銀行和中小城商行。
對于這個現象,9月7日,一家城商行金融市場部門負責人告訴時代周報記者,這是銀行為了滿足監管層的要求而主動作出的調整,“我們行上半年也減少了同業業務,重點發展零售業務”。
“同業業務能快速擴張資產規模,很多股份制銀行之前都通過同業業務快速擴張,而在監管層嚴格控制同業規模的情況下,這種做法已經行不通了,一些銀行上半年因為同業規模下降,而出現了縮表現象。”上述股份制銀行金融機構部負責人告訴時代周報記者。
不僅同業業務,理財產品規模也下降,增速降至個位數。肖遠企透露,自開展市場亂象綜合治理以來,銀行業金融機構理財產品余額累計減少了1.9萬億元,6月末理財產品余額28.4萬億元。
在房地產貸款方面,新增房地產貸款占比下降。上半年新增個人住房按揭貸款占新增各項貸款的比重25.1%,比去年全年降低了10.9個百分點,比去年下半年的高峰期降低了19.9個百分點。
“我們分行今年也嚴格控制房地產貸款的比例,房地產企業除了存量客戶,一般不準新增。兩個業內排名前十的地產企業有貸款需求,但我們沒法放貸,因為超過我們行的限額了。我們有信貸組合控制,地產不能超30%。” 9月7日,華南一家股份制銀行分行負責人告訴時代周報記者。
脫虛入實
無論是整治同業業務還是理財業務,監管層的核心是希望銀行資金能流向實體經濟。
“前幾年銀行業都是通過理財、同業業務多一些,大家都是在做會計賬,利潤都是虛假的。郭樹清出臺一些政策,讓銀行之間不要互相搞理財和同業投資,其實就是讓資金流入實體經濟在產品監管上的具體措施。”上述股份制銀行分行行長表示。
近年以來,高層已經多次強調金融要支持實體經濟,但資金“脫實向虛”的趨勢并未根本扭轉,迫切需要一位“金融強人”重樹行業的監管。
在3月2日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首秀”上,郭樹清就強調,銀行業金融機構要進一步加大對三農和小微企業的信貸支持力度。提升金融精準扶貧效率和普惠金融水平,全力補齊金融服務短板。
4月7日,銀監會發布4號文《關于提升銀行業服務實體經濟質效的指導意見》、5號文《關于集中開展銀行業市場亂象整治工作的通知》,強調杜絕違法違規行為和市場亂象,切實查糾參與方過多、結構復雜、鏈條過長、導致資金脫實向虛的交易業務,確保金融資源流向實體經濟。
上半年大部分銀行都在行動。“我們分行今年轉而支持制造業,新增制造業的客戶貸款有額外獎勵,一戶新增投放優質制造業2000萬元,大概獎勵2000元。”上述股份制銀行分行負責人說,制造業的投放比例在理想狀態下可以達到45%,因為政府類項目很少在10%左右,批發零售要求壓縮至20%,往年制造業的投放比例大概在20%。
不久前,為了解決普惠金融特別是小微企業融資問題,工商銀行專門組織了三個調研組,到了最直接的開戶企業進行調研。該行副行長胡浩帶一組,首席風險官王百榮帶一組,董事長易會滿也帶了一組。
“去調研時也提到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成本高,貸款難,貸款擔保難等問題,我們也聽到一些情況。”工行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說道。
內部和外部監管嚴格所取得的效果也是明顯的。銀監會的統計顯示,今年上半年銀行業涉農貸款余額同比增長9.9%、用于小微企業的貸款余額同比增長14.7%、用于信用卡消費領域的資金同比增長32%,都明顯高于貸款平均增速。
肖遠企表示,制造業貸款增速由負轉正。今年以來制造業貸款連續六個月保持正增長,二季度末,銀行業制造業貸款同比增長1個百分點,銀行資金更多地流向以制造業為代表的實體經濟。
“銀監會對‘三個不低于’,對中小企業的貸款增速、通過率、貸款金額,客戶數量這幾個指標今年盯得比較嚴,每一個都要求銀行上報。”上述股份制銀行分行行長說,如果銀行不完成這些指標,高管準入、分支機構的開辟、業務產品的資格申請就會有所限制,這個今年在監管上強化了很多。
調研路徑
事實上,這半年來郭樹清在調研以及講話中透露出的消息,也與銀監會上半年的工作一致。
時代周報記者根據公開資料梳理,自任銀監會主席以來,郭樹清前往了三個地方調研,分別是工行、農行和甘肅省。
6月9日,郭樹清帶隊赴工商銀行總行實地督察普惠金融特別是小微金融服務工作開展情況,并主持召開座談會,聽取部分銀行業金融機構相關工作情況匯報。普惠金融是郭樹清任銀監會主席以來調研的首個主題。據銀監會官網可查資料顯示,這是郭樹清首次對外調研,此前他出席過三次官方活動。
郭樹清當時表示,銀行業自身還存在縣域和農村社區資金凈外流形勢沒有根本改變,適合普通客戶的產品和管理技術供應不足,決策和融資鏈條較長,開展普惠金融業務內生動力不足等問題。
中央財經大學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告訴時代周報記者,“工行點多面廣、網點多,也是國內第一大行,普惠金融如果做好,對于各大銀行起到的引導作用就非常大”。
除了工商銀行,郭樹清還調研和督察了農業銀行。6月23日上午,郭樹清帶隊赴農業銀行總行,就銀行業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支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情況進行調研和督導,并主持召開座談會,聽取部分銀行業金融機構參與企業重組、降低企業杠桿率、處置不良資產等工作情況。
郭樹清當時強調,進一步加強對“三農”、小微等薄弱環節和各類新業態新動能的服務,積極支持企業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為企業“走出去”提供更有效服務。
據可查資料,郭樹清就任銀監會主席后,首次調研的省份是位于西部的甘肅省。公開報道顯示,9月3日,郭樹清一行前往甘肅調研金融扶貧工作,并與當地黨政主要領導見面。第二天,郭樹清深入甘肅臨洮縣調研對口幫扶及金融扶貧工作,他調研了貧困家庭、臨洮縣富民產業服務大廳以及臨洮農商銀行。
除了調研和督察,郭樹清還在多個場合提及銀行業要服務實體經濟。3月8日,郭樹清在全國兩會“部長通道”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當前銀行業存在“脫實向虛”、服務實體經濟不利、房地產的風險等問題,是發展過程中必然會遇到的問題,所有這些問題和矛盾都能得到解決,風險都能得到化解。
“今年上半年銀行套利的空間明顯少了,都在提要加大力度扶持實體經濟,對這項有考核要求。”9月6日,華南一家股份制銀行對公業務部門負責人對時代周報記者說,在具體的考核指標上與往年的變化不是很大,但今年以來外部監管很嚴格,每個月都有人行和銀監局的人來檢查調研。(時代周報記者曾令俊發自廣州)
原標題:郭樹清履新半年考:最嚴監管發力,銀行業脫虛入實見成效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天問一號“驚鴻一瞥”!神秘阿特拉斯彗星特2025-11-06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