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閱讀
美啟動“301調查” 對中美經貿有哪些影響?
美國時間18日下午,美貿易代表羅伯特·萊特希澤發表聲明稱,將根據美國《1974年貿易法》第301條,在涉及技術轉讓、知識產權和創新領域對中國正式啟動貿易調查。
從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總統行政令,到正式展開“301調查”,前后一周時間。美方此舉意欲何為?將給中美經貿關系帶來什么影響?中國應如何應對?記者采訪了相關專家。
2017年8月14日,特朗普簽署行政令。新華社/路透
1
意欲何為?
“301”制度自面世以來,就具有濃厚的單邊主義色彩,一直為其他國家所反對。美方已經向國際社會作過承諾,以符合世貿規則的方式執行該制度。
業內人士分析,美國內政治因素是推動特朗普此次行動的主要原因。特朗普欲借此兌現“美國優先”的競選承諾,安撫國內情緒,解決所謂的中美貿易不平衡問題。
也有觀點認為,這是美國利用調查長達半年到一年的時間作為緩沖,為自己增加談判的籌碼。商務部研究院區域經濟合作研究中心主任張建平指出,美國希望中國進一步擴大市場準入,比如在服務業、高附加值制造業等領域進一步放開。
要看到,中國在開放市場方面一直積極努力并成效明顯。目前,中美實施了百日計劃,并明確了未來一年經濟合作的方向。而且,中方還努力改善外商投資營商環境,目前外商投資限制性措施僅剩63條,降幅高達65%。中國在加強知識產權行政和司法保護力度方面的努力和成績也有目共睹。
“中美貿易不平衡的問題是兩國經濟結構決定的,也是長期以來全球化分工的結果,美國不應急于求成,期待一夜之間就解決這些問題,應該有個過程。”張建平說。
對外經貿大學教授王直指出,中美貿易數字上的不平衡只是表象,從全球產業價值鏈的角度看,絕大部分利潤最終還是流向美國。美國對中國貿易的指責是站不住腳的。
2
影響幾何?
美國發動“301調查”,將會對哪些方面、在多大程度上產生影響?是否會導致中美貿易戰的爆發?
“調查涉及的具體產品和手段還不確定,而且時間往往持續半年到一年,影響范圍還需詳細評估。”王直說,但可以肯定的是,調查的產品在整個中美貿易中所占的比重有限。而且,鑒于兩國之間經濟上的深度依賴,爆發貿易戰的可能性較小。
業內人士指出,對華啟動“301調查”不會帶來任何積極的結果,一旦引發貿易報復措施,美國企業利益也將受損。國際金融協會日前發布的一份報告指出,一旦美國和中國之間發生貿易戰,不僅會損害中國企業利益,而且會損害上游供應商和下游分銷商,如美國零售商的利益。
美國的舉動也不會利好美國消費者。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曾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中國商品出口到美國,使美國物價水平降低了1至1.5個百分點。2015年,中美貿易可幫助一般美國家庭一年平均節省850美元以上。
“美方發動貿易戰,將對全球貿易都會帶來負面影響。”張建平說,這是一個全球價值鏈合作的時代,一件產品的原材料和組裝往往在不同國家完成,中國會從很多國家進口中間品和原材料,若發生貿易戰,這些關聯國家也會受到影響。
專家還提醒,要警惕美國“301調查”帶來的連帶效應,謹防其他國家參照美國提出相應法案,讓中國陷入更大的被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