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麗宣布退市;創始人套現百億離場】7月27日,百麗正式宣布退市!
對于中國的女孩子來說,很長一段時間內只要買女鞋,十有八九會買到百麗和它旗下的品牌。也難怪百麗國際首席執行官兼執行董事盛百椒曾豪氣地說:凡是女人路過的地方,都要有百麗。
就在新零售模式,開始風靡整個中國商業圈的時候,一個讓人不勝唏噓的消息來了!
北京時間2017年7月27日下午四點,“一代鞋王”百麗國際控股有限公司正式宣布退出香港聯合交易所。
時移勢易,由于鞋履市場的不景氣加上電商轉型失敗等多重因素,最終讓這位昔日的王者日漸沒落。
創始人,CEO套現百億離場
早在4月末,百麗國際公告稱收到私有化通知,要約人所計劃的私有化價格為6.3港元/股,公司總估值為531億港元。這與市值巔峰時的1500億港元相比,市值縮水近2/3!
最終,中國最大的鞋業企業百麗國際(港股代碼1880)在7月27日收盤完成了私有化。
百麗的兩位創始人,董事長鄧耀和CEO盛百椒均沒有參加此次收購,宣布出售全部的百麗股份。
而根據最新資料顯示,鄧耀和盛百椒總共占據25.74%的百麗股份,也就意味著最終以套現百億而離場,百麗從此不再是“百麗”!此次百麗高達531億港元的收購金額,也刷新了港交所的最高紀錄。
從小學徒到香港十大富豪
創始人做了一輩子的鞋
百麗國際過去三年多時間里,同樣受到了來自馬云所帶領的淘寶天貓的巨大沖擊。
曾為香港十大富豪之一,目前83歲的創始人兼董事長鄧耀并沒有參與此次私有化,他賣出所持有的百麗國際全部股權,把自己創立了幾十年,經營一輩子的企業賣了出去。
鄧耀出生于1934年的香港的一戶普通人家,20來歲的時候進入香港皮鞋廠做學徒工。十年之后,他已經擁有了自己的小型皮鞋工廠。
如果從鄧耀當小學徒到2017年7月27日百麗國際完成私有化,賣出全部股份,鄧耀做了能有60多年,也就是一輩子的鞋。
中國內地的改革開放之后,鄧耀看到了并把握住了內地的大機會。鄧耀在1980年左右,先是提供設計給內地工廠,制成后再購回香港售賣。
當時,他是除國貨公司以外,惟一跟內地工廠買鞋的香港人,而Belle(百麗)這個品牌,也在1979年于香港面世,名字取自法語Belle(美人)。
隨著鄧耀在內地生意的迅速發展。1998年,他干脆暫停百麗在港的銷售,全力發展內地市場。
2011年時,隨著百麗國際股價的大漲,鄧耀就以40億美元名列香港富豪榜第9名,全球排名第281位,而在他之前的香港富豪,絕大多數都是做地產起家或以地產為主的香港富豪。
然而,從2014年到2015年開始,鄧耀所帶領的百麗國際受到了來自電商的巨大沖擊,讓80多歲的鄧耀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最后鄧耀決定接受高瓴資本為主提出的私有化方案,變相賣出了全部的公司股權。

▲圖片來源:百麗官網
曾不到兩天就開一家店
1992年剛創立時,百麗只是一家資產200萬港元的小廠!
它憑著迅速占領商場和街邊店等渠道,經過短短15年的發展,2007年5月百麗成功在港交所上市,上市之初市值便高達670億港元。
據每日經濟新聞報道,在百麗國際最輝煌的2013年,百麗的市值更是一度超過1500億港元,成為中國最大鞋履零售商,“鞋王”的名號更加響亮。
公開資料顯示,百麗國際鞋類業務的自有品牌主要包括Belle、Teenmix、Tata、Staccato、Senda、Basto、Joy&Peace、Millie‘s等。
除了自有品牌外,百麗還代理包括Bata、Clarks等在內的品牌。有市場觀點認為,百麗國際的存在,涵蓋了國內鞋服行業的一大部分、尤其是占據女士鞋類市場的半壁江山。
縱觀百麗當年的發展史,其實也是快速開店的擴張史。
2009年其新增鞋類自營零售網點681家;
2010年到2012年,百麗每年凈增門店數目都在1500至2000家;
2011年,百麗最為巔峰,最為瘋狂!這一年,百麗公司平均不到兩天便會開設一家新店。
絕大部分的百貨商場,都有百麗的店面,由于品牌覆蓋了各種年齡層,再加上店面的眾多,百麗不僅僅占據了大量的客戶,同時,也成為了百貨商場青睞的對象。
一時間,百麗利潤暴漲,市值狂增!最巔峰的時候,一度達到了1500億!而“凡是有女人的地方,就有百麗!”“只要有百貨商場的地方,就有百麗的身影!”也成為了百麗公司創始人盛百椒引以為傲的豪言壯語!
興于開店,衰于開店
行話說“得渠道者得天下”,然而百麗國際大舉擴張店鋪數量,也為日后單店產出的凋落埋下了伏筆。
2015年,百麗國際凈利潤首次出現大幅下滑,這是上市九年以來首次利潤下滑。也是在這一年,一向強調開店數量的百麗國際,鞋類零售網點減少了366家(大陸地區)。
之后公司雖積極轉型,但仍未能改變關店、業績下滑的頹勢。百麗國際2014年、2015年、2016年的營業收入分別為504.74億元(港幣,下同)、484.52億元、470.83億元,凈利潤分別為60.1億元、34.85億元、27.13億元。兩年時間凈利潤暴跌了55%。

資料圖
鞋王“落幕”,一個時代結束了!
市場沒有永遠的王者,更沒有一成不變的市場規律!
據華爾街見聞,在5月16日的發布會上,百麗首席執行官盛百椒表示,過往百麗未能轉型成功,自己仍然不會開電腦,連微信都沒有,對市場的變化沒有做出很好的預判,欠缺目前應對市場更加復雜情況的能力,進而導致了如此局面,“沒有找到轉型路徑,主要責任在我”。
盛百椒直言不諱表示,自己已經65歲了,能力及價值觀上難以再為公司帶來大貢獻。若此次私有化成功,自己將再工作兩、三年,希望能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幫助公司順利轉型過度,若是私有化不成功,公司未來也要以長遠發展為主,不再糾結短期利益,也不再發布季度同店業績數據。“最近兩年,每次開業績會都難受,正是因為有責任感,所以感覺無法交代”。
業界有人評價稱,“鞋王”的唏噓落幕,意味著以百貨商場為核心的時代正式結束了!百麗的成功興于百貨商場的盛起,百麗的失敗也源于對百貨商場的無限執著;面對電商的到來,百麗公司絲毫沒放在心上,當真正意識到沖擊的時候,已經為時晚矣。
綜合自:每日經濟新聞(nbdnews)、華爾街見聞(wallstreetcn)、今日電商爆料(dianshangxuetang)、央視財經、齊魯晚報等
網友熱議
@新:致敬百麗,我的第一雙高跟鞋就是百麗的。百麗,不只是一個品牌,更是多少女人的青春與回憶。
@欣:我覺得鞋子還是要在實體店試穿以后購買比較好。網購買鞋我怕不合腳,退換貨麻煩。
@春末夏初:讓人唏噓,還木買過百麗的鞋,就退市啦,話說,還是喜歡實體店買鞋,淘寶買鞋全憑運氣,評價太亂了!
@zxl:當年只要買鞋只看百麗,后來他的鞋子不好看了,好像就再也沒買過新皮鞋了,原來的鞋子即使今天穿依舊好看。
@閆永剛:經濟市場有風險,沒有永遠的王者,更沒有一程不變的規律,千變萬化,順應者勝出,否則淘汰出。
@小小志:百麗只是退市,并不是倒閉關門,還是能買到啊!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我國成功發射通信技術試驗衛星二十號2025-10-24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