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因素導致部分服務價格環比上漲
7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環比上漲0.2%。其中,城市上漲0.3%,農村持平;食品價格下降0.2%,非食品價格上漲0.3%;消費品價格下降0.1%,服務價格上漲0.6%。
余秋梅表示,7月份CPI環比上漲呈現出以下三個特點。一是強降雨氣候對部分地區鮮菜價格影響較大。7月份全國降雨量較常年同期偏多,長江中下游、黃淮、華北等部分地區出現汛情,強降雨對鮮菜的生產和運輸產生了較大影響,致使部分地區鮮菜價格上漲較多。分地區看,安徽、湖北、河北、北京鮮菜價格環比分別上漲了16.2%、14.3%、13.3%和12.8%。二是暑期因素導致部分服務價格季節性上漲。受暑期出行人次增多的影響,飛機票和旅行社收費價格環比分別上漲12.1%和6.5%,合計影響CPI環比上漲0.13個百分點。三是部分鮮活食品價格回落。豬肉價格環比連續上漲三個月后轉為下降2.1%,鮮果和蛋價格環比繼續下降,降幅分別為1.9%和1.5%,上述三項合計影響CPI環比下降0.10個百分點。
對于下半年物價走勢,連平表示,下半年部分食品價格可能出現階段性上漲,但CPI整體運行趨于平穩。物資運輸和供給逐步回歸正常,洪澇災害和高溫天氣對CPI的影響減弱。豬肉價格環比出現回落,同比漲幅收窄,進入三季度之后可能迎來下行周期。蔬菜、水產品、水果等食品受到季節性因素影響明顯,將是影響物價短期波動的重要因素。非食品價格平穩運行中存緩慢上升可能,服務、文體娛樂、旅游類價格穩定上漲,石油相關消費品價格仍將在低位徘徊。貨幣流動性對物價的整體抬升作用有限,對部分供需吃緊的產品價格影響則更為明顯。今年下半年CPI翹尾因素整體較低,不會明顯推升物價。
PPI同比降幅連續7個月收窄
2016年7月份,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環比上漲0.2%,同比下降1.7%。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環比上漲0.3%,同比下降2.6%。1-7月平均,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下降3.6%,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同比下降4.5%。
據測算,在7月份-1.7%的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總水平同比降幅中,去年價格變動的翹尾因素約為-2.7個百分點,新漲價因素約為1.0個百分點。
余秋梅表示,7月份,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環比由降轉升,由上月下降0.2%轉為本月上漲0.2%,保持了今年3月份以來環比價格為正的總的態勢。環比變動的特點一是部分工業行業價格由降轉升,其中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黑色金屬礦采選、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價格環比由上月下降轉為本月分別上漲2.5%、0.4%和0.2%;二是部分工業行業價格漲幅擴大,其中有色金屬礦采選、紡織業價格環比分別上漲2.8%和0.6%,漲幅比上月分別擴大1.9和0.5個百分點;此外,石油和天然氣開采、石油加工、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價格環比繼續上漲。
7月份,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下降1.7%,降幅比上月收窄0.9個百分點。分行業看,石油和天然氣開采、石油加工、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價格同比分別下降15.9%、9.2%和4.7%,合計影響當月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總水平同比下降約0.9個百分點,占總降幅的53%左右。
■連線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年末PPI同比增幅或止跌
對于下半年PPI走勢能否繼續由降轉升,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表示,預計年末PPI同比增速逐漸回升至0%左右,不排除回正的可能。
在全球經濟復蘇乏力、美聯儲加息預期走弱的影響下,下半年大宗商品價格繼續上行動能不足,可能出現階段性回落和震蕩,但不會像2014年下半年到2015年末那樣持續大幅下行,輸入性通縮壓力不會太大。去產能力度加大,產能的削減提振了價格企穩的預期,年初以來國內工業上游的資源能源等輸入端價格有所回升,煤炭、石油天然氣開采、黑色金屬和有色金屬礦產業價格環比都有階段性上漲。大量穩增長政策陸續落地,下游市場需求逐漸改善,帶動工業出廠產品價格企穩。由于去年同期工業產品價格逐漸下跌,今年下半年PPI同比基數逐月收窄,有助于PPI漲幅的改善。(文/南方日報駐京記者 王騰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