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新華
海都網-海峽都市報訊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19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制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劃。
會議指出,剛剛閉幕的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是我國發展進程中一次重要的會議,各級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門要深入學習、準確把握全會精神,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全會提出,“把誠信建設擺在突出位置,大力推進政務誠信、商務誠信、社會誠信和司法公信建設,抓緊建立健全覆蓋全社會的征信系統,加大對失信行為懲戒力度,在全社會廣泛形成守信光榮、失信可恥的氛圍。”
會議對制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劃作了重點部署,指出當前社會誠信缺失問題依然相當突出,商業欺詐、制假售假、虛報冒領、學術不端等現象屢禁不止,人民群眾十分不滿。各級人民政府要高度重視社會誠信和信用體系建設,通過完善制度、加強教育,努力營造誠實、自律、守信、互信的社會信用環境,使誠實守信者得到保護、作假失信者受到懲戒,為社會主義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的改革和發展提供良好的道德保障。
六大舉措推進信用體系建設
會議強調,“十二五”期間要以社會成員信用信息的記錄、整合和應用為重點,建立健全覆蓋全社會的征信系統,全面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主要任務是:
1.加快征信立法和制度建設。抓緊制定《征信管理條例》及相關配套制度和實施細則,制定信用信息標準和技術規范,建立異議處理、投訴辦理和侵權責任追究制度。
2.推進行業、部門和地方信用建設。有關行業、部門和地方管理部門要通過建立信用信息系統,依法依規有效采集、整合和應用個人、企業、事業單位及其他社會組織的信用信息。
3.建設覆蓋全國的征信系統。大力推動信用信息在全國范圍的互聯互通,充分發揮信用信息對失信行為的監督和約束作用。
4.加強監管,完善信用服務市場體系。規范發展信用服務機構和評級機構,有序推進信用服務產品創新。制定信用服務機構基本行為準則,嚴格征信機構及其從業人員準入標準,依法查處提供虛假信息、侵犯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等行為。
5.加強政務誠信建設。政府及其部門在社會誠信和信用體系建設中要起示范帶頭作用,堅持依法行政,推進政務公開,提高決策透明度,自覺接受社會監督,不斷提升公信力。
6.大力培養社會誠信意識。加強誠信教育,普及信用文化和知識,強化責任、激勵和約束,確立人無信不立的理念,不斷提高全民道德素質,激發民族創新精神,增強國家競爭力。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