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投入能否有高產出?
不過,雙方都認為,目前在技術上,制作“人耳鼠”并不是難事。
丁小邦表示,近期,曹誼林的研究團隊將擇機展示最新培育的“人耳鼠”,以正視聽。
“現在應該拿出更新更先進的研究成果來。”商慶新認為,單純討論“人耳鼠”真假,意義已不大,重要的是“曹誼林靠‘人耳鼠’獲得了一連串的榮譽,也得到了很多科研費用,但費用投下去這么多年,卻沒有出什么成果。”
一位不愿具名的知情人士表示,曹誼林先后拿到了兩個國家“973”項目,四個“十五”“863”重大專項和四個“十一五”“863”重大專項,保守估計,僅這幾項投入到其團隊的科研費用達6000萬元。“其他投入包括:上海市的大型科研項目約有3000萬元到4000萬元,成立上海組織工程研究中心投入的1800萬元,成立組織工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投入的1.2億元,加起來大概有3億元。”
同時,他對曹誼林團隊以“組織工程化組織構建關鍵技術研發與應用”項目獲得2008年度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報以極大質疑。“這個獎集他多年研究成果之大成,但所有專利都沒有臨床應用,更別說有產值了。”
據了解,位于上海閔行區紫竹科學園的組織工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2005年組建之初就摒棄了傳統科研院所的形態,以股份制為組織架構,曹誼林為主任。上海國睿生命科技有限公司作為承擔單位,曹誼林任總裁。
“實際上,組織工程研究中心從上海升級到國家,就承擔著研發和產業化的雙重任務。”上述知情人士表示,但現實中,“一套班子,兩塊牌子”的中心與公司卻陷入怪圈。
一方面,國睿生命科技有限公司沒有獲得產值,賬面上沒錢,因為至今沒有產品能進入市場——組織工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目前制定了四個研究方向:玻尿酸的研發,狗、豬等具有免疫功能的高等哺乳動物的耳郭形軟骨的研發,紡絲材料的研發,組織工程皮膚項目。但僅兩個項目有產品正在申請進入市場。“2007年、2008年就開始申請了,但就目前來看,至少還需要再過兩年的時間才能走完審批流程。”
他表示,第四軍醫大學組織工程研發中心的“人造皮膚”早在2007年就正式進入臨床;浙江大學也已有“組織工程軟骨研究及臨床轉化”項目。但“這些已走在前面的科學家,并不像曹誼林般有大筆研究經費。”
“科學是一個過程”
對此,丁小邦表示,不能說這些年來研究毫無進展。“以前認為理想的狀態是,先把支架上的軟骨細胞養好,再植入皮下。更理想的狀態是,等材料降解之后,細胞成活,與皮膚貼合,外觀上長出一個新耳。但曹老師告訴我,這有難度,其一就是皮膚被支架撐起來,完全不貼細胞,細胞是沒有營養的,要讓細胞長好,唯一的方法是吸真空,保證細胞與皮膚間一點空氣也沒有,讓皮膚貼在細胞上,細胞才能長。”
還有一個難題就是,科研小組發現,單純的軟骨組織強度不夠,植入皮下一段時間后,就會失去原來精細的輪廓,變成一個“圓餅”。“曹老師最初要求使用完全降解材料。但現在我認為,只有可降解材料并不可行,還要有不降解的材料做核心,以作支撐。”
丁小邦說,現在已有新的突破——一是這種組織工程化軟骨已具備相當的力學性能;二是將計算機技術融入可降解支架材料的形狀控制當中,醫學人員可根據病人健側的耳郭形狀進行數字化的支架制備,培養出形態大小一致的耳郭軟骨。
“科學本來就是一個過程,不斷發現問題不斷解決問題的過程。”他說。
對于曹誼林遭到的質疑,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整復外科事業的創始人之一張滌生認為:“曹誼林仍然是我國組織工程研究的學科帶頭人之一。其實,像這種身兼多職、精力不夠集中的現象,在當前的科研界并不少見。至于科研經費浪費,也是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所以要提倡節約、盡快建立嚴格審查和管理的制度。”
主管方:憑空捏造很難
曹誼林團隊是如何獲獎的?
對曹誼林團隊“集多年研究成果之大成”獲得2008年度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的項目,知情人士質疑在申報過程中,推薦書中列出的多項成果并沒有附上“原始資料”,但也通過了層層評審。那么目前的評審制度,是否存在著可以鉆空子的可能?
未必一定要充足原始材料
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相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并不是所有最原始的、第一手的材料都需要在申報材料中提交。“如果不對材料厚度作要求,很可能有些申報材料會有幾尺厚,專家來不及全部看完。”
“但這些最原始的、第一手的資料,報獎單位一定要有,我們去考察的時候一定要拿出來。”該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一般來說,每年報送國家技術發明獎的約40項左右,所有申報二等獎的都需要上臺答辯,每個項目都會審核,審核出問題后再抽查。
每年項目過千只能抽查
這位工作人員還表示,采取抽查方式,是因為每年各種獎項加起來有一千多個項目,不可能每個都考察。一般來說,根據當年評審中的實際情況,獲獎等級高的、專家評審時認為存在問題的、處于敏感領域的、與當前發生的重大事件有關的,或者是有異議的,都會去考察。
但他同時指出,各個獎項的評審程序都非常復雜, “即使是評審完了,有人反映某申報項目具有重大問題,我們還是要進行再調查。”
“事實上,整個評審過程中有很多關口,不太可能說什么原始材料也沒有,憑空編造出一個項目,這是很難的。”該工作人員說。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