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要求官網公布為何遮遮掩掩?
除“統一時間公布”外,市財政局新聞發言人孟景偉還表態,要求市級政府部門在各自部門的官方網站公布“三公”經費信息。
然而,記者發現已公布的33家市級政府部門中,僅市財政局和市民政局等少數幾個部門在官方網站首頁顯著位置公布了其“三公”情況,多數部門則在官網的二級網頁甚至三級網頁中公布該信息。為尋找“三公”信息,記者不得不多次點擊鏈接,尋找起來甚是費勁。
令人欣慰的是,市政府官網首都之窗為昨天公布的部分單位“三公”信息提供了一個集體收納的平臺。然而,尋找起來也是頗費周折。記者點擊首都之窗首頁上的“政務信息”一欄,然后點擊“政務信息”中“政府信息公開”一欄,再點擊其“最新公開信息”中的“更多”按鈕,最終得到當天市級部門公開的消息。而其20多個部門的三公經費的信息,則散落于144條公開信息當中。
呂艷濱表示,如簡單按照信息公開條例相關要求,政府部門可以以官方發布、公報、網絡或者新聞發布會的形式公開政務信息。但是,政府部門會視其公開的意愿程度在公開的方式、網頁的設計上進行安排,而這樣安排的結果直接導致信息的傳播力千差萬別。
如果鏈接直接放在其首頁,可能受關注度高,網民點擊量大,傳播力也大,就會形成政務信息的有效傳播。而如果放在二級、三級甚至更難找的地方,因為網民不見得熟悉這一網站因此容易被忽略,就沒有達到公開的效果,也無法形成有效的監督。
因此,建議對于關注度如此之高的三公經費的情況,政府部門既然要公布就不必遮掩,最好在首頁或者其他醒目位置公布。
3 公開格式統一為何仍存差異?
中央部門公布“三公”經費,因無統一的公布標準,有的部門“粗枝大葉”遭公眾詬病。對此,孟景偉表示,本市會統一要求各部門公開的格式和內容,包括“三公”經費的決算總額和細項分析。
通觀本市各部門公開的情況,記者發現,公開的格式大體一致,內容主要包括三大部分。首先,“三公”數字表格排在最先位置;其次,統一5條注釋;第三個重要內容就是對于“三公”情況的說明,包括預算單位包含的機構范圍和三公經費預決算的具體情況
在“三公”具體情況中,公車、公費出國、公務接待的車均和人均數均有所涉及。但在其每項中,有的單位將其主要用途也一并做了解釋,如發改委等。而有的單位介紹不全或干脆未涉及,如市規劃委等。
葉青表示,與中央層面相比,北京市下屬市級單位要求其統一格式的舉措自然更勝一籌,然而,可能仍有部分自選動作的設計,因此還會造成在細節上有的單位能省則省,不整齊劃一。同時,省略的細節內容相比單純的數字更為重要。
呂艷濱持有相同的觀點,他認為市級層面的統一要求還要進一步細化,如因公出國人次、去哪些地方、做了什么內容的考察是核心。他認為,并非媒體和公眾較真,只是如果將這些內容全部公之于眾,大家會去分析。也就是說,如果該部門“三公”經費很多,但工作量很大,花的錢有效果,公眾是允許合理支出的。如不細化說明,反而容易引起公眾質疑。
同時,呂艷濱還認為,因為各部門職責和工作量不同,一味比較人均花費和“三公”總數并不科學。下一步“三公”經費監督的重點是,希望政府部門公布每一筆經費取得的效果,這才是公眾監督政府的核心所在。
■聚焦公車
在已經公布的“三公”數據中,公車費用占據了大多數單位的重頭,像工商局、水務局、交通委這些部門,公車費用甚至占到其全年預算的八到九成。對比去年決算和今年預算,如果兩年“三公”經費數據出現較大浮動,基本上都是購置車輛變化非常大導致。在今年的預算中,有一半以上的單位購置車輛預算為零。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