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藍圖鼓舞人心,新征程催人奮進。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一系列重大目標任務和戰略部署指引方向、催人奮進。南安各部門黨政干部第一時間認真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反響熱烈。
大家紛紛表示,要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決策部署上來,團結一心、奮力拼搏,以擔當實干把宏偉藍圖轉化為美好現實,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南安新篇章。
全會強調,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起來為實現“十五五”規劃而奮斗。中共南安市委統戰部常務副部長黃文金表示,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的勝利召開,是接續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再動員、再部署。全會作出的一系列戰略部署,與統一戰線工作有著深刻、緊密的內在聯系。特別是“建設強大國內市場”和“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需要統一戰線團結國內各界、聯動海外僑胞,凝聚內外協同的發展合力;“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和“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離不開統一戰線在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獨特作用;“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其“尊重、維護、包容和引導多樣性”的內涵,與統一戰線的工作原則高度契合、有機統一。因此,必須深刻理解領會并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旗幟鮮明地將其作為新時代統一戰線最重要的職責和使命,把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指引的宏偉藍圖,實實在在轉化為全市統一戰線工作的必然要求和關鍵路徑。
全會提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引領發展新質生產力。南安市發改局黨組書記、局長戴江華表示,目前南安市正在編制《南安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綱要》,發改局將緊緊圍繞新時代新征程黨的中心任務,準確把握四中全會關于“十五五”規劃編制的階段性要求,科學審視南安“十五五”時期發展面臨的時與勢、危與機,加快推動南安“十四五”各項目標任務順利收官,因勢利導對“十五五”時期全市經濟社會發展進行規劃布局。特別是國家把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引領發展新質生產力擺在更加突出的戰略位置,南安將以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作為主要抓手,積極應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持續提升建材家居等傳統產業核心競爭力、培育壯大電子信息等新興產業、前瞻布局低空經濟等未來產業、做大做強現代服務業,全力打造高質量發展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塑造“十五五”時期南安新發展優勢。
南安市科技局黨組書記、局長趙炎紅表示,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指明,制度創新是激發創新活力的“關鍵密鑰”,科技局將以此為指引,將制度優勢轉化為創新效能,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蝶變,重點構建梯次培育體系,對不同類型企業分類指導,精準施策,支持企業“小升規”“規升高”“高升規”,壯大創新“主力軍”;升級平臺賦能矩陣,推進“三院所兩中心”等高能級科創平臺陣地建設,全力構建“孵化—加速—產業化”的良性創新生態,同時,搭建“科技成果超市”等生產性服務業平臺,高效銜接技術供需,推動科技成果落地轉化,打造創新“策源地”;強化制度保障,支撐完善科研平臺“引建營”機制,開展“一對一”精準服務,推動科創平臺穩健運營,出臺相關舉措,構建全方位、多層次政策保障體系,激發企業自主創新活力,筑牢創新“壓艙石”。
全會提出,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鞏固壯大實體經濟根基。南安市工信局黨組書記、局長黃子牙表示,工信局將根據新要求、新任務,聚焦主責主業,全面塑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全產業鏈競爭優勢,打造三千億級建材家居產業、兩千億級日用輕工產業以及千億級高端機械裝備產業。重點培育低空經濟、新能源新材料、機器人產業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到2030年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占規上工業產值比重提升至25%以上。構建“一超多強專精集群”格局,帶動產業鏈上下游協同發展,提升整個產業集群的競爭力與抗風險能力。立足本地五大特色產業集群,深化數字化轉型,推動智能制造技術深度應用。聚焦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圍繞重點產業打造“本地配套圈”,實現“生產要素快速找、多種選擇優中選”;探索低效工業用地再開發,建立工業用地產出效益評價機制,盤活存量土地;推進政務數據匯聚共享和開放開發,加強跨系統、跨部門、跨業務的數據共享與協同,打破數據壁壘,實現數據互通、信息共享。
全會提出,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扎實推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全會指出,要堅持人民至上,尊重人民主體地位,讓現代化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這為做好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民政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南安市民政局黨組書記、局長陳貫明表示,“十五五”即將開啟,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作為民生保障部門,全市民政系統要把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重大政治任務,充分認識此次會議的重大意義,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全會精神上來,以思想大解放引領發展大突圍。錨定“十五五”規劃確定的重點任務,找準干事創業的突破口,積極踐行“民政為民、民政愛民”工作理念,繼續推動“弱有眾扶、學有眾幫、善有眾行”三個專項服務行動深入開展。不斷拓展“市長頒證日”活動內涵,推動設置戶外頒證點。策劃落地一批養老服務設施投用,用心用情辦好惠民生、暖民心的民生實事,不斷增強民政服務對象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全會提出,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扎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結合南安‘三農’工作實際,我們將在推動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深化農村改革等方面發力。”南安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局長潘志卿表示,農業農村局將以保障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供給為底線,發揮南安市中國農業科學院南方經濟作物研究中心科技創新作用,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強化農業品牌增效,拓展鄉村新業態,梯次培育省市“一村一品”示范村,打造3個以上特色鮮明、鏈條完整的農業主導產業,爭創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錨定國家級鄉村振興示范縣創建目標,推進鄉村振興三年行動,統籌城鄉融合發展,實施農村公共空間治理、農村風貌提升、庭院景觀塑造與人居環境改善,推動鄉村振興由點及面、整體躍升。有序推進村集體經濟組織換屆,做好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30年試點工作,深化鄉村振興資金使用監管和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專項整治,發展壯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完善利益聯結機制,推廣強村公司、飛地抱團、片區組團等發展模式,壯大村集體經濟。
全會提出,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開創合作共贏新局面。“立足‘十五五’規劃期,我們將聚焦內外貿一體化發展,在打造中心城區核心商圈、培育外貿發展新動能、聚力產業鏈精準招商三方面攻堅。”南安市商務局黨組書記、局長王源森表示,南安將重點打造泉州新能源汽貿城、成功街等特色商圈,持續開展“福見南安”系列消費活動,支持傳統商貿企業數字化轉型,發展智慧商店、智慧街區,增強中心城區的消費集聚輻射能力,推動內貿提質擴容。持續推動“揚帆出海、再下南洋”行動,調動僑親等海內外資源,組織采購商走進產業帶;鼓勵企業積極參加各類行業性重點展會,全方位助力開拓國際市場;加快推進外貿(跨境電商)集聚區、海外倉和海外服務中心等平臺和載體建設,構建覆蓋全球的外貿全供應鏈服務體系。聚焦發展新質生產力和未來產業布局,圍繞產業鏈原料端、生產端、銷售端、服務端建鏈、強鏈、補鏈招商,瞄準產業鏈高端環節和關鍵領域,招引一批好項目、大項目,拓展項目儲備深度,為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勁動力。(記者 洪麗燕 陳江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