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日下午,南安市石井鎮岑兜村田園漫道上,游人魚貫而行。田園漫道的一側,正是岑兜村田園劇場,首屆高甲田園音樂嘉年華“瞅著就好玩”樂聲飄蕩,電聲吉他的伴奏,演繹著高甲戲古樂的現代編創版本。
沿著田園漫道繼續前行,田園劇場的舞臺漸次遞變為眾多高甲戲元素的打卡拍照相框,剛剛高過框底的孩童們恣意地穿行在各色框內,探出頭來,對著手機鏡頭調皮地扮著各式鬼臉,銀鈴般的笑聲此起彼伏。
9月29日至10月8日,“戲幻岑兜 高甲原鄉”2025年天下高甲戲文化周暨第二屆洪埔戲劇交流匯在岑兜村舉行。戲曲沙龍、經典劇目展、首屆高甲田園音樂嘉年華、戲劇盒子、兒童戲劇實驗營、戲劇集市、戲劇巡游等接連展開,高潮迭起。
這里是“高甲戲師祖”洪埔的故鄉,有著300多年歷史的高甲戲,正是從岑兜村發源的。
據岑兜村黨總支書記洪安平介紹,村里投入超1000萬元盤活閑置空間,建設全國首個高甲戲戶外博物館。采用“政府指導+國企投資+專業參與”三方協作模式,策劃總投資1億元的岑兜高甲戲文創綜合體項目,打造以高甲戲為核心、多劇種融合的戲劇小鎮(戲劇村),投建高甲戲文創街區、文化傳承培訓暨戲曲藝術表演中心等功能區。興辦高甲戲傳習所,編撰《高甲戲史話》,邀請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家以及中國臺灣專業高甲戲劇團及“老戲骨”開展跨地域、跨劇種、跨代際交流,探尋非遺活態傳承新路徑。
1日下午至晚上,華僑大學學生藝術團組織全體成員,集體探訪岑兜村。土木工程系大一學生汪文澤被戲劇小賣部里的潮玩文創深深吸引。從石敢當到冰箱貼,從磚雕到鼠標墊,從鑰匙扣到手機掛件……500多套高甲戲IP的文創產品或有現場實物,或可掃碼瀏覽。汪文澤愛不釋手,逐一拍照留念。
近年來,借助自媒體和短視頻的風口,岑兜村日益出圈。今年以來,該村累計接待游客超10萬人次,全網點擊傳播量超億次。“岑兜村地處南安南翼,我們計劃與同在南安南翼的五里橋、成功文化等文旅IP整合開發,打造文體旅商綜合體,把‘流量’變成‘留量’。”南安市文體旅局局長黃秋燕說。
記者 陳尹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