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照外交慣例,面對美國咄咄逼人的“逐客令”,俄羅斯會驅逐對等數(shù)量的美國外交人員。俄外交部在第一時間建議驅逐35名美國外交官,但普京打破慣例,宣布不驅逐美國外交人員。他還邀請美國駐俄外交官的子女來克里姆林宮參加新年慶祝活動。
福克斯新聞臺分析稱,在外交政策上一向被批軟弱的奧巴馬,在任期即將結束時卻突然變得強硬起來。他先是抨擊以色列,又在網絡攻擊問題上對俄羅斯實施迄今最嚴厲的制裁。如果特朗普上任后對俄采取示好路線,這個制裁將是一個很大的“絆腳石”。特朗普可以撤銷對俄制裁措施,但他必須付出政治代價。他不僅會與民主黨議員產生摩擦,還會和共和黨議員爆發(fā)激烈沖突。
美國雅虎新聞網1日稱,許多共和黨大佬認為,奧巴馬政府的對俄報復措施遠遠不夠。美國參議院多數(shù)黨領袖麥康奈爾稱,這些制裁只是“起步”。眾議院議長瑞安說,美國的行動“來晚了”。共和黨資深參議員麥凱恩1日表示,美國只能通過對普京采取強硬立場才能改善與俄關系,并呼吁對俄加強制裁。
福克斯新聞臺認為,更令特朗普頭痛的是,美國國會完全可能走得更遠,在奧巴馬政府的制裁中進一步補充制裁條款。俄羅斯問題將成為特朗普與由共和黨掌控的國會間一大可能引爆的“定時炸彈”。
《紐約時報》1日稱,白宮在大選前已發(fā)現(xiàn)俄羅斯的介入,但奧巴馬猶豫不決,不愿在選戰(zhàn)期間宣布制裁,以免影響選情。現(xiàn)在即將卸任之時,奧巴馬已沒有了這種包袱,制裁造成的負面后果將由特朗普政府承擔,特別是特朗普一再示好普京的情況下,決定制裁幾乎就是給特朗普一個“下馬威”,美俄關系面臨著新變數(shù)。報道認為,奧巴馬曾表示,他在白宮的最后日子將為確保權力順利交接而努力,但事實上他正盡力設置政策和意識障礙,用盡全力守護自己的政治遺產。
美國世界論壇網1日刊登的文章認為,如今美國政治舞臺上演著從未出現(xiàn)過的情景:即將卸任的政府直接且公開地破壞、限制新當選政府的前景。在這種情況下,美國的全球戰(zhàn)略利益或將成為離任總統(tǒng)個人意識形態(tài)的犧牲品。【環(huán)球時報駐美國特約記者 唐鈺 環(huán)球時報記者 李萌 柳玉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