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籃球場上,一不留神扭傷雙腳,教練常會讓隊員沖去水龍頭邊,用冷水沖擊患處,刺激血管收縮,達到急救目的。但是,正確的做法是怎么樣的呢?
日常運動鍛煉,腿腳出現疲憊疼痛,我們常用熱水泡腳來解乏,倦氣消減不少。一冷一熱的急救方法,在運動醫學中,被稱為冷敷與熱敷。兩種方式實際上是兩大極端,冷敷被稱為急救第一法,而實施熱敷時需要注意適應癥。
實例:熱敷急救,火上加油
有網友說進行運動急救時,很難把握冷、熱敷的選擇。“打羽毛球時,撞到手很疼,一直用手揉按創傷的部位,后來又用熱毛巾熱敷,結果卻反而更疼,這個急救方法有問題嗎?
對此,侯之啟表示,此種情況下熱敷不適宜。創傷時,局部的毛細血管會破裂,血液容易流出來。這時候再用熱敷,血管的通透性增大,腫脹更加明顯,因此就會出現上述所有的情況。扭傷、撞淤,首選冷敷的方法效果更佳。
熱敷消腫,72小時內不提倡
“對傷處進行熱敷的確有利于消腫和減輕疼痛。然而,受傷后的48—72小時之內卻不提倡熱敷,熱敷會加速血液循環,導致出血增多。當48—72小時過后,出血的位置已經形成小黏塊,這時候再賦以熱敷加速血液循環,使原有的血液回流,加速瘀血的吸收。”侯之啟表示。值得注意到是,如果傷者有出血傾向,并且處于昏迷狀態時,不管采用冰敷還是熱敷都要特別留神,需專業人士的指導。
“腿腳疲憊時,用熱敷方法大有功效。”侯之啟指出,運動過后,腿腳疲勞多因人體的乳酸沉積到肌肉里。并不完全的有氧運動容易產生乳酸,使人感到疲勞酸痛,這種情況下不會造成組織的出血,熱敷可以加速血液循環,這是非常好的方法。
冷敷止血,急救第一法
在“大米”急救原則里,冰敷(ice)是急救第一法。“一般而言,受傷處局部會發生腫脹、出血、疼痛等。如果出現創面較大,出血等情況均應避免熱敷,冷敷是最佳方法。”侯之啟指出,用冰袋或冷濕毛巾敷于患處,促進局部血管收縮,有助減輕疼痛。與此同時,運用按壓手法,壓住傷口可減輕出血趨勢。如果戶外急救,缺乏必要材料,就地取材進行急救,可利用自來水進行冷敷,自來水比人體的體溫低,采用這個方法尤為適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