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據英國媒體當地時間8日報道,一對英國夫婦在上世紀40年代開辦了一家巴頓生育診所,為不孕夫婦提供高智商人士捐贈的精子,總計1500名孩子在這家診所誕生。但如今,調查卻發現,所謂的高智商人士,大多時候就是這家診所的男主人伯托爾德·威斯納。在1500名孩子中,據推算大約有600名都是這個男主人的血脈。
現在在倫敦當律師的戴維·格蘭茨在12歲那年發現自己是在巴頓診所人工捐精所生。格蘭茨通過DNA測試發現原來他的生父就是巴頓診所的男主人威斯納。同樣發現這一真相的還有加拿大制片人巴里·史蒂芬斯。
后來,格蘭茨和史蒂芬斯對巴頓診所展開了調查。不過,由于巴頓銷毀了所有檔案,而且,威斯納本人已于1972年去世,而巴頓也在11年前去世,他們的調查可謂困難重重。
打破世界紀錄
直到2007年,18個在巴頓診所人工授精誕生的人接受DNA檢測,結果發現其中12人都是威斯納的血脈。
格蘭茨表示:“保守估計,他每年捐精20次,他可能是300至600個孩子的父親。”
史蒂芬斯的估計更加驚人,他表示,威斯納的后代應該是1000人,即使600人也早已打破了此前的世界紀錄。
同一人的精子被用來繁衍如此之多的后代是違法之舉,但是,在巴頓診所那個年代,沒有人知道這家診所騙了那么多人。
開辦生育診所捐精
巴頓生育診所創辦于上世紀40年代初,創辦者是生于奧地利的英國生物學家伯托爾德·威斯納與妻子瑪麗·巴頓。1959年,巴頓在一個人工授精論壇上宣稱:“我會比較種族、膚色和地位,所有捐贈者都來自高智商人士。”
由于收費不菲,這家生育診所的客戶主要是中產階級和上流人士。在上世紀40年代初期至60年代中期,這家診所里總共生下了大約1500名孩子。
巴頓生前曾說過,她限制了丈夫捐精的次數。對此,史蒂芬斯說,“是威斯納負責尋找捐贈者,他很有可能沒有告訴他妻子真相。”(韓楊)
英國立法限制
捐贈家庭數量
英國目前每年有約2000名嬰兒通過捐贈精子、卵子或試管嬰兒誕生。
只限家庭數量
不限孩子數量
1990年,英國制定并通過了有關生育診所的法律,限制了一個捐精者所能捐獻精子的次數。根據這項法律,一個捐贈者只能向不超過10個家庭捐贈精子,可以看出,這一限制針對的是家庭數量,而非孩子數量。也就是說,一個捐贈者可以向同一個家庭多次捐贈。
年滿18周歲
可查親生父
與此同時,在所有規范的生育診所,捐精者的年齡必須在18歲至41歲之間,其捐贈的精子必須接受遺傳學檢測。
此外,診所還必須保留捐贈者的詳細信息,以備查詢。所有通過人工授精誕生的人,只要年滿18周歲,就可以申請查找其生物學意義上的父親或兄弟姐妹。(韓楊)
兄弟姐妹相逢不相識
本報訊 對于自己非同尋常的家族史,格蘭茨百感交集。
他說:“這令人相當不自在,我不喜歡那種被‘飼養’出來的感覺,不過,能夠認識自己的同父異母兄弟姐妹又是一個終生受益的經歷,當然,這也令人灰心沮喪,因為我知道,還有很多其他我可能碰到過但卻不認識的兄弟姐妹。我想租用一個碩大無比的帳篷,邀請所有兄弟姐妹們來個大聚會。”
如今,格蘭茨與11個“兄弟姐妹”取得了聯系。他現在參加了一項旨在禁止匿名捐贈精子的活動,他期待相關法律進一步完善。
“有權知道歷史”
“我期待新生嬰兒的出生證上會寫下精子或卵子捐贈者的姓名。多數父母都不告訴子女他們當年是通過人工捐精懷上的,這就是說,這些子女永遠都不知道尋找自己生物學意義上的父親。但人們都有權知道他們自己的歷史。”(韓楊)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我國成功發射通信技術試驗衛星二十號2025-10-24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