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專家:杜絕校園欺凌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
沈陽市青少年心理健康中心首席專家周永梅說:“校園欺凌者形成的原因很多。一是他們多為獨生子女,從小受到的呵護和關愛過多,形成了任性、自我、缺少規則意識和法律意識的性格特點;二是受到影視作品中暴力事件細節以及暴力游戲的影響;三是父母關系緊張、有家庭暴力等,孩子們學到了暴力行為。”
周永梅說:“杜絕校園欺凌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責任人,家庭成員要互相尊重、承擔責任、講究公平、和諧相處。學校要加強監管力度,觀察孩子的異常行為。社會(媒體、教育主管部門、青少年權益保護部門)要加強對孩子的生命教育。遭受校園欺凌的孩子則要學會反抗,遭遇欺凌后應立即告訴家長、老師或報警,學校要加強防范欺凌的宣傳。”
教育專家:被欺凌的孩子難治愈心傷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教育專家說:“校園欺凌是普遍現象,從幼兒園到大學都有。幼兒園、小學的孩子由于語言表達能力有限,不會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情緒,不敢告訴家長和老師。孩子們并不知道遭受欺凌會對自己的心靈造成多大影響。”
這位教育專家的兒子在小學時受過同班同學的欺凌,造成的心理陰影至今難以驅散,如今身高180厘米,高大帥氣,可就是不自信,上大四了還不敢談戀愛,不敢當眾講話。這位教育專家說,如果不進行系統的心理治療,遭受校園欺凌的孩子的心靈傷害很難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