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班長的趙師傅要求,上下學期間,必須三名保安在崗,其中兩名保安分別站在校門兩側。而趙師傅則負責在校門連接華景街區域巡邏、疏導車輛和保護學生安全。這樣的工作,趙師傅堅持了五年。“當時是沈校長要求我走出校門執勤,我一個人堅持了一年多。第二年開始,交警部門和學校分別安排了一名協警和幾名家長護學崗和我一起站崗安保。”趙師傅說。
在門崗值班的這些年,趙師傅也練就了一雙火眼,來接孩子上下學的家長,他能認識大半。要是有陌生臉孔出現,趙師傅還會多留意幾眼。
網友@WMS美生拍攝的趙師傅照片。
他把學校當家,過了退休年紀仍留校當“管家”
“保安師傅,我是某班家長,是班主任讓我來學校給女兒化妝的。”
“你好,請你跟班主任聯系一下,確認好了再進校園。”
19日上午,幾名家長來學校給孩子準備參加比賽的衣服和化妝。和趙師傅搭班的李啟松師傅面帶笑容地站在窗戶口,仔細問清緣由,與班主任們通好電話確認,做好登記后才打開校門讓家長們進入。
這樣的做事流程,也是趙師傅定下的規矩。“白天有1400多個娃娃在校上課,安全絕不能松懈,所以凡是進入學校的人員,都要經過我們的嚴格檢查,同時我也要求他們,要熱情,不能死板著一張臉詢問。”趙師傅說。
趙師傅還規定,在崗人員不能玩手機,不能私自離崗,夜班人員不能睡崗,熬不住就起身在學校里巡邏一圈。他還手寫了一份《下沙一小保安員的日常工作表》,壓在辦公桌的玻璃下,讓同事清楚自己的工作內容。就是這樣嚴格的做事流程,讓下沙一小的安保工作被安保公司、教育部門夸好。
原本去年下半年,趙師傅就該退休了,但是校長沈國明請他繼續留在學校做好“管家”工作。
原來趙師傅除了做好份內事,還愛管“閑事”。教室的門壞了,他抽空會去修;消防通道被堵,他會及時清理暢通;寒暑假走廊上的玻璃積滿塵土,他拉出水管沖洗干凈;學校辦大型活動,他趁著晚上人少,工作輕松時,幫老師們搬好桌子。因為在趙師傅眼里,學校就是自己的家,同事就是家人,學生就是自己的孫子、孫女。
(原題為:《他把學校當家,十多年堅守學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