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
可以按“偽冒卡”處理
但漏洞堵不住
這筆錢到底該咋辦?昨日下午,小雨母女來到中國工商銀行電子工業區支行咨詢,銀行相關負責人稱,因為二代身份證沒有指紋或DNA信息,銀行只能通過查看長相進行核對。而且即使身份證登報掛失,只要在有效期內依然還可以用來辦理銀行卡,因為銀行無法識別新舊,這個漏洞銀行也堵不住。
該銀行相關負責人稱,辦卡人的信息由于在廣西柳州,無法查詢,出現這種情況后,按照銀行的規定,一般會按照“偽冒卡”進行處理,聲明此卡并非本人辦理,他們給開戶行發函,開戶行會對銀行卡做銷戶處理,余額“充公”交給國家。如果再有人追責,銀行的處理手續就可以作為免責證據。
對此,陳女士質疑道,錢并不屬于銀行,銀行沒有權利“充公”。該負責人又稱不一定會“充公”,他們只是按照銀行流程辦理手續,如何處理余額由上級部門決定。而且陳女士認為,若冒辦者與女兒長相相似,就可以拿著舊身份證解除掛失修改密碼,并取走卡內余額。該負責人稱,理論上說確實存在這種可能,所以建議陳女士盡快登報聲明免責。
而如何堵住這個漏洞,該負責人稱,可以勤換身份證照片,最好是近期照片,方便工作人員比對。
律師
冒名辦卡屬違法行為
公安機關應受理調查
公安機關不立案,銀行只能沒收銀行卡,遺失的身份證的潛在危害讓陳女士惆悵不已。
對此,陜西同順律師事務所主任何建軍稱,按照法律規定,用別人的身份證冒名辦卡的行為屬違法行為,受害人可以向任何一個公安機關舉報,如果公安機關認為不屬于管轄范圍,由他們移交處理。此事中受害人小雨身在西安,公安機關理應受理。公安機關調查后,根據產生的結果判定屬于什么行為,如果只是冒名頂替,就按照《治安管理處罰法》依法處理,如果涉嫌其他違法犯罪行為,按照相關規定處理。而銀行在得知冒名辦卡后,應將該違法犯罪行為向公安機關舉報,對賬上資金的來源應當依法查清是否屬于其他犯罪案件被害人的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