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教體局:寄宿可減輕家長負擔
2月22日,鎮巴縣教育體育局一名工作人員對澎湃新聞說,撤并的原因是池洋小學“條件不是很好,師資力量不夠,希望讓學生們到有更好的教學條件的學校去讀書。”
同日,該局教育股的王姓工作人員對澎湃新聞表示,2016年秋季的時候,鎮巴縣出臺了一個文件,對規模比較小,教學條件比較簡陋,不具備完全小學的小學,要求對他們的學制進行調解,把六年的學制調整為五年的學制,“池洋小學在我們調整的范圍之內。”
王姓工作人員介紹稱,鎮上的完全小學都是寄宿制,學生被分流過去后,家長不用每天接送學生。而且完全小學的師資也比較好,還可以享受國家的一些優惠政策,如享受免費的營養午餐,晚餐有生活補貼,住宿費也不用交,可以減輕些家長負擔。
“住宿條件可能相對家庭的還要好一些,其實這樣做事減輕了農民的負擔,讓村民有更多的時間去投入生產、創業致富。”他補充說,很多家長在撤并過程中對政策不理解,所以當地政府還有教育體育局都派了工作人員對這些家長做了思想工作。
對于家長所普遍擔憂的交通問題,王姓工作人員表示,鎮上還有中心小學會進一步協調解決這些學生的交通問題,“擔心是一樣的,村里的學生上完六年級之后,初中都必須去鎮上就讀,一樣會走很遠的路。六年級的學生都這么大了。”
對于村民擔心“池洋小學會徹底消失”的問題,王姓工作人員說,已經向村民表示絕對不會有這樣的事情發生。他說,鎮巴縣教育體育局會對村里的小學進行進一步投資,等學校建設好了之后,達到了相應的配置,“根據政府的意愿,老百姓的意愿,可能進行恢復。”不過,他說,除了校舍,池洋小學還面對師資力量短缺的問題,“我們全縣的教師特別緊缺,池洋小學師資力量特別薄弱。生源也確實太少。”
同日,漢中市教育局一名工作人員對澎湃新聞說,撤并學校是鎮巴縣縣政府決定的,縣政府有固點規劃方面的考慮。“孩子上學關乎千家萬戶的利益,我們很能理解家長。”她表示,有不少村民向市教育局反映過這個問題,已把村民們的困難反饋到縣教育體育局,“我們正在處理當中。”
2月23日,縣教育體育局一名工作人員告訴澎湃新聞,據她了解,池洋小學11名小學六年級的學生已經全部到簡池中心小學上學,但對學生周末上下學的交通問題是否解決等疑問,她沒有做出回答。(澎湃新聞記者)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于詩詞盛宴中看見書香霞浦2024-05-28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