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和便捷的信息成為大學生自助游的基礎
去年國慶節假期,只身一人從重慶去成都游玩的楊均表示,她之前完全沒有具體的規劃,對成都也一點不了解,但是因為便利的網絡,旅行沒有遇到困難。發達的網絡為出行者提供了豐富的出行信息和更多選擇。
筆者采訪了專門做自由行服務的一家公司。據這家公司的市場部主管介紹,在移動互聯網大潮來襲之時,他們便意識到公司能夠有更多的發展。通過一年的準備,基于移動互聯網和目的地服務的App正式誕生。這些自由行公司,通過與線上旅游App、線下旅行社合作,為自由行的人提供交通和住宿的服務。除此以外,部分自由行公司對自身項目進行了升級,其在“機票+酒店”的簡單組合基礎上,增加了豐富的附加服務“動態打包”。 市場中也出現了各種各樣的自由行產品。由專門的巴士提供接載服務,增加了結伴旅游、公路玩家等項目。
調查結果顯示,90.32%的受訪大學生選擇通過網絡獲取信息,51.12%的受訪大學生會通過親友了解,通過旅行社獲取信息的占20.84%。
“高考結束后的暑假,我們十幾個同學決定到青海玩。出行的前幾天我們大家出來開會討論了行程、交通、酒店問題,選了大家都有空的時間。”蔣歡邊笑邊說,“我們去了青海湖、鹽湖、住蒙古包,還去了一趟西寧。全程包車解決。這樣自由規劃路線,自主選擇自己想去的地方,感覺旅行的每一刻都有了價值。”蔣歡今年大一,這一次經歷讓她成為青睞自由行大軍中的一員。
陸夢真常會來一場說走就走的短途即興旅行,僅僅因為網上掛出了特價機票,此行的目的也簡單至極,“過一個不一樣的周末。”
談到許多文藝青年都愛說的“旅行而不是旅游”,陸夢真認為,“抱著純粹欣賞風景的心態去旅游和抱著對話自我的心態去旅行就很好。”因此,說到她旅行后愛寫攻略的習慣,她說是為了記錄自己的一段旅行經歷。她不像其他女孩愛自拍,她回憶旅程的方式就是寫游記或是攻略,在網上分享給大家,這也為和她一樣鐘愛自由行的大學生提供了信息。
安全問題不能忽視
自由行中也有不能忽視的安全問題。近幾年,報道的意外事件較多:2014年8月27日,3名湖南女大學生相約旅游,卻被卷入傳銷組織;2016年1月20日,上海一大學生獨自赴西安旅游,登上華山后失聯,警方尋找未果;2016年6月16日,廣西一學生臨時起意,獨自離校出去旅游,亦失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