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清沨,是中國知名的創作型青年歌手、梵音歌者,他的代表作從流行情歌再到佛樂經典,跨度之大令人難以想象。1991年5月16日生于江蘇省鹽城市大豐區的他,因為帥氣的長相,優異的成績一直是校園里的明星。家境殷實的他在學習之余,不忘堅持自己的音樂理想,聽歌寫歌唱歌,16歲時開始以電臺嘉賓主持身份接觸娛樂圈,他有著與其年齡不相符合的穩重,有了第一次的“試水”,他堅定了要做歌手的信念,2008年,以一首參與創作的《新在心里從此永遠有個你》歌曲紅遍大街小巷,劉清沨也隨之成為家喻戶曉的偶像歌手,可是他還是不驕不躁,做著自己應該做的事。
成名之后的劉清沨沒有被名氣和功利征服,沉淀于幾年之后他從顏值與實力并存的流行樂偶像歌手變成了虔誠的梵音歌者,他要做佛法的宣揚者,他要做“苦難”大眾的擺渡人。
劉清沨熱愛放生,打坐,品茗,讀書,看似與現代人脫離的生活方式造就了一個儒雅的他。溫柔似水,總是安靜的聽著別人的傾訴,說著自己的想法,他仿佛在呵護一棵樹苗,待樹苗張成參天大樹的那一天,這位澆灌著會發出欣慰的笑。一花一世界,一葉一春秋,劉清沨也如一片樹葉,一朵花,有著自己多姿多彩的經歷,其中,與佛結緣是他這段經歷中最濃墨重彩的一筆。
我們可以發現,2015年后的劉清沨創作了一首又一首的佛樂專輯,一襲素衣的他是一個虔敬的少年居士,《梵音大悲咒》問世以后,在佛樂梵音乃至整個華語樂壇都掀起了一番不小的波瀾!歌迷、聽眾的耳朵被他純粹干凈的聲音侵潤了,心靈也被他的梵樂喚醒了,《梵音大悲咒》作為佛音的經典歌曲,在劉清沨的演繹下被更多的人傳頌,吟唱。隨后,劉清沨又接連發表了《佛語說》專輯,以及被奉為經典無比的《弟子求懺悔》,這首歌雖然只有兩句詞但形成的意境卻是悠遠而發人深省的。劉清沨的佛樂作品始終是高產,從《吉祥之光》再到年中的《古惠濟寺》,如今個人第十八首佛樂《晨鐘暮鼓》也已經正版發行,《晨鐘暮鼓》是佛教音樂的一段空白,雖已有零星與之相關的樂曲,但終究缺少一曲代表性的傳唱作品。劉清沨這首新歌則填補了這份遺憾,使佛家經典樂曲集里多了一個熠熠發光的新成員。“千燈萬燈燈燈不熄,愿佛光明燈照遍每個人心上的一盞燈,心燈從而永久的冉冉不熄”劉清沨身體力行,為著這句話努力著點燃每一個聽眾靈魂深處的心燈,我們和聽眾一起期待他推出更多的佛樂經典。
“惜緣惜福”是佛教會他的道理,除了自己的創作,他更是一個熱愛公益,熱愛交友的劉清沨。身在南京,背負著南京大屠殺的記憶,他參加了《南京我愿陪你一起哭》的舞臺劇,用他的聲音娓娓講述了戰爭年代下最悲傷的故事,隸屬于文工團的他參加了紀念反法西斯70周年的大型情景劇《穿越硝煙的回響》,站在舞臺中心,告訴觀眾記住歷史更要珍惜和平。關注社會,參與江蘇省禁毒慰問演出,出席南京兒童福利捐贈活動,獻唱的公益演出數以百計,他是一個勤勞的佛使,穿梭在每個需要愛的地方,用他最熱愛也是最擅長的方式傳播著生命的希望。
創作、公益占據了他生命的大部分,而友情填滿了剩下的空隙,2012年助演《星光大道》,因為懷念昔日同窗好友創作《曾經擁有的那些年》,更有多首經典情歌廣為傳唱,而他的好友中,國內新銳音樂制作人楊超便為他量身創作出《刺青刺情》和《因為愛上》。對歌迷同樣暖心的他經常與歌迷合唱,為了幫助更多在音樂路上遇到挫折的人,他在2017年創立了自己的第一家工作室,劉清沨音樂工作室,自工作室成立以來,迷茫躊躇的尋夢人在黑暗中看到了一縷光亮,照亮了前方的方向,追夢的路上,劉清沨音樂工作室是最好的伙伴,也是最堅強的后盾,殷鼐、汪鉑等優秀音樂人在劉清沨和其音樂工作室的努力下,一步一步完成了自己的夢想,有了第一首單曲,出了第一張專輯。
初見劉清沨,他便像一個相識多年的老友。與之相熟后,他便像是一個心靈導師,聽你的悲歡離合,說他的經歷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