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風“杜鵑”
■何時來閩?
明天早上到中午
■在哪登陸?
可能在晉江到連江一帶沿海

去年天文大潮時,廈港沙坡尾海水漫上道路,有人撈魚。
與以往臺風不同的是,今年第21號臺風“杜鵑”給廈門造成的破壞,可能主要不是風雨影響,而是與天文大潮疊加形成的高潮位導致的海水淹沒、倒灌。廈門海洋預報臺預測,今明兩天,我市將迎來三個高潮位時段,其中29日凌晨的高潮位可能達到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二高,為50年一遇。
昨日下午,我市在思明區政府召開緊急會議,進一步加強部署防御臺風“杜鵑”和天文大潮工作。會議要求相關部門迅速落實防御措施,特別要對低洼地帶等重點區域加強防范,減少損失。
氣象部門預測,今年第21號臺風“杜鵑”將于28日下午到夜間在臺灣東北部一帶沿海登陸,然后穿過臺灣島,越過臺灣海峽,于29日早晨到中午在福建沿海登陸,登陸時強度仍可達到強熱帶風暴或臺風的級別。而這個登陸的過程正好和農歷八月十五天文大潮期相重疊,形成“強風、巨浪、高潮”三碰頭的不利局面。根據氣象、海洋、防汛等部門的會商結果,對廈門來說,高潮位帶來的影響可能更為突出。
會議要求,市防汛指揮部各成員單位要迅速落實有關防御工作,對低洼地帶等重點區域加強防范。要對低洼地帶及以往易發生潮水倒灌區域加強巡查排查,及時發現并處置存在的隱患和險情;要迅速通知物業及相關管理單位,對地下通道、地下車庫、地下經營場所提前發出告示,提醒市民加強防范;要備好沙袋等擋水搶險物資,組織應急搶險人員集中待命;發現險情及時果斷轉移人員,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要及時提醒并勸導沿海一線游客做好自身防范工作。
三個時段要特別注意
第一個高潮位時段
28日11:40~13:00。最高潮位出現在12:07,達到730厘米,高出黃色警戒水位10厘米左右。
第二個高潮位時段
29日凌晨0:00~1:30。最高潮位出現在0:40,達到755厘米,高出橙色警戒水位15厘米。
第三個高潮位時段
29日12:30~14:00。最高潮位出現在13:00,達到745厘米,高出橙色警戒水位5厘米。
提醒:廈門海洋環境預報臺預報室主任張世民表示,29日凌晨的這個高潮位,不僅是今年最高潮位,而且很可能成為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二高潮位,為50年一遇。廈門海洋環境預報臺已經做好了發布風暴潮橙色警報(Ⅱ級)的準備,“實際情況可能還要嚴重一些,不排除潮位突破紅色警戒水位(760厘米)的可能,那樣的情況下,我們會發布最高級別的風暴潮紅色警報”。
這些路段很可能淹水
思明區
鷺江道及環島南路及其周邊部分道路,包括:第一碼頭BRT總站附近、磁安路、升平路、沙坡尾避風塢、廈大醫院附近、民族路及筼筜湖周邊等區域。
湖里區
廈門島西北側及五緣灣頂、環島路東北側部分沿海低洼路段。
島外各區
馬鑾灣周邊、杏林灣周邊、海滄鎮——角美鎮沿岸、同安灣頂西柯鎮沿岸、瓊頭至東坑灣填海造地區域和翔安新店鎮東側海岸及大嶝島、小嶝島等區域沿海低洼路段。
相關道路將交通管制
為確保安全,我市交警部門將根據臺風和天文大潮的實際影響,對出現或可能出現海水淹沒、倒灌的道路采取交通管制措施,避免機動車駛入淹水區域,請駕駛員服從交警指揮,按照交通標志指引繞行。
【提醒】
居民應該怎么做?
上述低洼路段的居民,要及時轉移低處的物資,特別是一樓沿街商鋪,要把放置在地面的貨物及時搬到高處,避免淹水導致經濟受損。最晚要在今天上午之前轉移完畢。一樓住戶和店家要準備好沙袋等擋水搶險物資,提前做好防御潮水的準備工作。車輛要及時駛離低洼路段,避免受淹損壞。
當險情到來時,相關居民應當配合政府部門及時轉移,確保安全。
游客應當怎么辦?
28日,廈門沿海將出現1.5~2.5米的中到大浪,并逐漸增大到2.5~4米的大到巨浪。29日至30日,廈門沿海將出現2.5~4米的大到巨浪。來廈游客千萬不要到海邊觀潮觀風戲浪,那樣做只會危及生命安全。應盡量遠離可能受到大潮、風浪影響的危險地帶、低洼地帶。(本報記者 殷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