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庭院里的小小苗木到富民強村的特色產業,永春縣達埔鎮新瓊村用一棵棵沉香樹,鋪就了看得見、摸得著的致富路,繪就了村集體與村民“雙增收”的共富圖景。
上午9點,新瓊村村民潘進場手持鋤頭,為自家院里的沉香樹除草。望著長勢喜人的樹苗,他算了筆賬,“種五年以后,差不多一棵能值兩千多塊錢。我種了20棵,五年后能增加不少收入。”他還提到,沉香樹管護方便,只要除草、施肥即可,且種在房前屋后,不用跑到遠處打理。
管護便捷、收益可觀,是奇楠沉香吸引村民的關鍵。“奇楠沉香附加值高,種植周期約五到六年便可出產。”新瓊村黨委書記潘文兵介紹,2023年,村集體率先行動,統一采購苗木免費發放,每戶5株的“起步苗”讓庭院經濟從“房前屋后”起步。目前,全村已種植奇楠沉香3.5萬株,覆蓋200畝,預計五年內可為全村村民增加收入約700萬元,村集體增收1000萬元以上。村民擴種熱情持續高漲。
作為泉州市“一村一品”沉香專業村,新瓊村不僅注重“種”,更在產業鏈上發力。村里成立村集體企業泉州強民香業有限公司,招引永香閣香業等企業入駐,形成“種植—收購—加工—銷售”的完整產業鏈。這既保障了村民收益,也為“中國香都”達埔鎮補齊高端原材料供應鏈,讓家門口的香樹成為“搖錢樹”。
據了解,永香閣香業等入駐企業已帶動新瓊村100多人實現就業。村內種植的奇楠沉香樹,恰好契合這些企業的原材料需求,通過就近采購,不僅更符合企業業務發展規劃,還能有效降低成本、提升效益。潘文兵也表示,這種產業模式相當于為“中國香都”的供應鏈進行強鏈補鏈。“村集體帶動村民種植,企業則承擔起統一收購、技術輔導和深加工的職責,這樣的合作模式切實保障村民與村集體實現‘雙增收’。”(蘇榆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