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政策幫我憑‘信用’貸款5萬元,不用找人擔保,每月的利息還有政府補貼。這筆資金用到大象農業,不僅有固定分紅還有打工收入,真是為我家送來及時雨。”近日,在泉港區前黃鎮古縣村,領到5萬元扶貧資金貸款的貧困戶黃珍龍十分激動。
黃珍龍一家四口人,他長期做幫工補貼家庭費用,愛人患有腳疾 ,家庭年收入不足1萬元。當天,在村兩委的見證下,黃珍龍與當地農商行簽訂協議,拿到5萬元扶貧貸款,成為泉港“金融扶貧小額貼息貸款”的受益者。
在精準扶貧工作中,針對貧困戶缺資金、少技術的實際,今年4月份,泉港在前黃鎮鳳陽村、古縣村、坑內村等村探索推行“金融扶貧小額貼息貸款”政策。該政策采取金融扶貧“公司+農戶”模式,將沒有產業發展能力、以打零工為主的貧困戶對象優先推薦到省級農業龍頭企業大象農業等企業工作,并由農商銀行為貧困戶辦理每戶5萬元的小額貼息貸款,期限三年,投放于用工企業用于發展生產,再由企業每月為貧困戶們發放500元的金融扶貧金。
“在這種模式下,貧困戶手上的扶貧小額貸款變成了‘可造血’的源頭活水,企業也緩解了發展資金不足問題,銀行可最大限度減少風險,實現貧困戶、企業、銀行的三贏。”泉州農商銀行泉港支行行長王錦龍說。
為推進金融扶貧“公司+農戶”工作,泉港加強與能夠帶動貧困戶發展的農林牧副漁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龍頭企業等優質資源合作,精準對接貧困戶就業創業和產業化扶貧的需求。同時,推進農村信用體系建設。截至目前,已評定信用農戶3570戶,創建信用村24個,發放信用戶貸款2748戶、總額1.7億元,為小額信貸扶貧提供良好的金融生態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