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點4被告人逃匿違法所得沒收
刑訴法修正案草案在“特別程序”一章中,專門增加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案件違法所得的沒收程序”。
修正案草案增加規定:對于貪污賄賂犯罪、恐怖活動犯罪等重大犯罪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在通緝一年后不能到案,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依照刑法規定應當追繳其違法所得及其他涉案財產的,人民檢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沒收違法所得的申請,并設置公安機關移送人民檢察院的程序和人民法院的審理程序。
解讀:貪官死亡或外逃沒收贓款
司法實踐中,常常出現腐敗案件、恐怖犯罪案件犯罪嫌疑人逃匿或者死亡后,其犯罪所得巨額財產長期無法追繳的情況。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陳衛東指出,這一程序的設置,有利于嚴厲懲治腐敗犯罪、恐怖活動犯罪,挽回國家損失,消除犯罪的經濟條件,并與我國已加入的聯合國反腐敗公約及有關反恐怖問題的決議的要求相銜接。由于我國不允許缺席審判,因此,當犯罪嫌疑人逃匿或者死亡而無法到案時,訴訟程序就無法啟動,使得犯罪分子的財產長期無法得到追繳。
陳衛東說,由于這些財產是犯罪行為所得,因此對這些財產的追繳必須通過刑事訴訟程序。增加特別程序,可以避免目前在沒收財產中出現的混亂狀態,更加符合法律程序,也更加公正。
看點5嚴格限制“不通知”家屬情形
此次提請大會審議的修正案草案明確規定,采取逮捕和指定監視居住措施的,除無法通知的以外,都應當通知家屬。
修正案(草案)還規定,拘留后,除有礙偵查或者無法通知的情形以外,應當把拘留的原因和羈押的處所,在24小時以內,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屬。草案將有礙偵查不通知家屬的情形,僅限于涉嫌危害國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動犯罪。
解讀:危害國家安全可秘密拘留
“不通知”家屬的情形一直備受關注。根據現行刑訴法規定,拘留、逮捕后,除有礙偵查或者無法通知的情形以外,應當把拘留、逮捕的原因和羈押的處所,在24小時以內通知家屬。其中“有礙偵查”情形的界限比較模糊。
“在審議過程中,我們采納社會各界意見,對采取強制措施后不通知家屬的條件作出幾次修改?!比珖舜蟪N瘯üの嘘P負責人介紹說,“修正案草案提請首次審議時,規定兩種情形可不通知家屬:‘無法通知’和‘涉嫌危害國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動犯罪等嚴重犯罪,通知可能有礙偵查’。做這一修改的本意是要用更為明確具體的條件,來嚴格限定不通知家屬的情形。但草案公開征求意見后,產生一些誤讀,反而被理解為增加了不通知的情形?!睂Υ耍徃暹M一步做了限定?!岸徃逋ㄟ^后,有意見認為步子還可以邁得大些。”法工委有關負責人說。
因此,草案最后刪去了逮捕后有礙偵查不通知家屬的例外情形,而在拘留措施中則保留了涉嫌危害國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動犯罪兩種例外情形,刪去了“等”字。
看點6部分公訴案件可以和解
我國現行刑訴法對自訴案件的和解作了規定。這次修改又將部分公訴案件納入和解程序。
修正案草案規定,公訴案件適用和解程序的范圍為因民間糾紛引起,涉嫌侵犯人身權利民主權利、侵犯財產犯罪,可能判處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故意犯罪案件,以及除瀆職犯罪以外的可能判處七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過失犯罪案件。但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五年以內曾經故意犯罪的,不適用這一程序。
修正案同時規定,對于當事人之間達成和解協議的案件,可以依法對被告人從寬處罰。
解讀:審慎把握防止“花錢買刑”
“將部分公訴案件納入和解程序,適當擴大和解程序的適用范圍,有利于化解矛盾糾紛。同時,考慮到公訴案件的國家追訴性質和刑罰的嚴肅性,防止出現新的不公正,對建立這一新的訴訟制度宜審慎把握,和解程序的適用范圍也不能過大?!比珖舜蟪N瘯üの嘘P負責人說。
有人提出,這是否意味著可以“花錢買刑”。陳光中教授認為,制度不是一點沒有弊端,但是修正案草案規定的適用范圍很窄,比較嚴格,而且必須出于雙方自愿。“鼓勵犯罪人道歉賠償,可以更好地保障被害人權益,使其得到更多賠償。這有利于減少社會矛盾,促進社會和諧?!?/P>
揭秘
分歧巨大修改歷時10年
刑訴法被稱為“憲法適用法”或“動態的憲法”,這次修改,是在1996年我國刑事司法制度和訴訟制度進行重大改革基礎上的又一次重要修改。
公檢法“打架”三家出臺解釋上千
早在1996年,新版刑事訴訟法開始實施不久,最高人民法院就刑事訴訟法提出了300多條司法解釋,最高人民檢察院提出了400多條司法解釋,公安部也出臺了關于刑事訴訟法的300多條司法解釋,將三個部門的司法解釋加在一起居然有1000多條!
原法總共才225條,司法解釋的內容就有原法的將近五倍之多,并且,這三部門的司法解釋相互沖突,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不得不親自出面,召集公、檢、法等中央六部委,在大連召開一個協調會議,并出臺了中央六部委關于刑事訴訟法解釋的48條。
意見分歧修法跨越兩屆人大
2002年十屆全國人大提出,刑事訴訟法已不適應國內外形勢的需要,準備第二次修改。
刑訴法第二次修改的“專家建議稿”是由西南政法大學刑事訴訟法研究中心教授徐靜村主筆起草完成的。
2005年9月召開的全國訴訟法學年會上,徐靜村宣布刑事訴訟法第二次修訂學者擬制稿已經完成。全程參與刑訴法修改論證的著名刑事訴訟法專家陳光中教授曾表示,會議上,不少問題意見分歧比較大,立法部門感到拍板難度大,加之十七大召開在即,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于是將刑事訴訟法的修改向后推延到十一屆人大完成。
2009年,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再次將刑訴法再修改列入立法規劃。2011年6月,中央政法委全體會議暨司法體制機制改革第九次專題匯報會披露,刑訴法將再修改。
兩次審議官方版本數易其稿
2009年初,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著手刑訴法修改方面的研究起草工作,多次聽取全國人大代表和各方意見,并反復與中央政法委等研究,形成修正案草案稿。該稿于2011年8月份召開的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22次會議上亮相。
經過初次審議后,草案在中國人大網站全文公布,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2011年12月份,常委會第24次會議對草案再次進行了審議。
經過討論后,代表們總體贊成修正案草案的同時又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見,根據這些意見又對草案作了進一步的改進完善,形成了目前的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