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三明項目建設熱潮涌動,產業發展再添新引擎。一周時間,全市有兩個億元以上招商引資項目開工建設,計劃總投資6.27億元,為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10月13日,三明中關村智慧產業園內,水趣水域應急救援裝備制造與檢測項目正式開工。該項目由上海水趣戶外用品有限公司投資建設,計劃總投資5.2億元,分3期推進,涵蓋裝備制造生產線、檢測中心及產品展示館等功能板塊。目前,展廳裝修正在有序進行。
該項目是海西三明生態工貿區管委會依托第二十五屆投洽會三明市特色產業鏈招商推介會平臺引進的重點產業項目,也是滬明對口合作機制在產業領域的實際落地成果。項目采用“先租后建”模式,率先入駐三明中關村智慧產業園A3廠房,實現了項目的快速落地。
在項目推進過程中,海西三明生態工貿區管委會積極落實項目全生命周期服務機制,組建工作專班全程協助企業辦理各項手續,并在廠房改造、安全保障等方面提供精準支持,確保項目高效推進。
項目全部建成后,將形成年產50萬套水域應急救援裝備的能力,預計實現年產值8500萬元,并提供超過500個就業崗位。項目的實施將進一步完善全市應急培訓服務及裝備產業鏈,推動區域產業體系向專業化、集群化方向發展。
與此同時,總投資1.07億元的尤溪縣食用菌精加工生產線項目也于近日正式啟動建設,現已進入生產設備安裝調試階段。
作為尤溪縣現代農業“招大引強、補鏈延鏈”戰略的重要成果,該項目聚焦秀珍菇、黑木耳、雞樅菇等優勢品種精深加工,通過精準產業鏈招商,補強烘干、飲品制造等關鍵環節,盤活閑置廠房資源建設閩臺合作科研實驗室,引進臺灣先進農業科技與加工技術,為產業升級注入科技動能。
項目實施過程中,尤溪縣招商團隊踐行“一站式”服務理念,以高效服務和優質營商環境贏得投資方認可。項目建成后預計年產食用菌干品8000噸、黑木耳飲品3.5萬件,可帶動種植、包裝、物流等配套產業發展,吸引上下游企業集聚,助推形成規模化精深加工產業集群。
全媒體記者 丁楚玉 通訊員 范良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