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海峽都市報訊 5月25日至30日,寧德市發生部分消費者食用紫貽貝(淡菜的一種)中毒事件,共接收168位疑似食用淡菜中毒者入院治療,其中霞浦縣122人、福鼎市46人。省食安辦昨日通報了這起中毒事件,根據通報,造成食物中毒的紫貽貝來自浙江省蒼南水產品批發市場。另外,目前中毒者已全部出院。
致毒的紫貽貝是從蒼南批發的
省食安辦表示,中毒事件發生后,省委、省政府領導高度重視并作了重要批示,要求做好患者救治工作,查明原因并加強防控措施,寧德市政府緊急啟動重大食品安全事故Ⅲ級應急預案。省食安辦也會同省衛生廳、省海洋與漁業廳、省工商局派員赴寧德實地調查情況并指導處置。中毒癥狀主要是嘔吐和腹瀉,至5月31日所有患者全部治愈出院,5月31日后則未發現新增病例。省衛生廳組織的專家組綜合患者臨床表現、流行病學調查和實驗室檢測結果,認定此次事件為腹瀉性貝毒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據調查,造成食物中毒的紫貽貝來自浙江省蒼南水產品批發市場。
貝類產品毒素超標嚴禁上市
另據省海洋與漁業廳5月27日—6月2日監測結果顯示,全省主要養殖海區貽貝質量總體較好,福清、平潭、東山、漳浦、霞浦等海區養殖貽貝未檢出貝毒,僅在連江縣黃岐鎮大建村12畝養殖區的紫貽貝中檢出少量麻痹性貝類毒素,福鼎沙埕鎮小白露村1500畝養殖區的紫貽貝中檢出微量腹瀉性貝類毒素,經調查核實,上述兩個海區紫貽貝產品規格偏小,均未起捕上市,連江縣其他養殖區的貽貝未檢出貝類毒素。
從保障消費者食用安全的角度出發,省海洋與漁業廳于5月31日和6月2日分別對連江縣黃岐鎮大建村、福鼎沙埕鎮小白露村兩個紫貽貝養殖區實施關閉,暫停紫貽貝起捕上市,省、市、縣漁業執法部門加大執法監管力度,嚴防不合格紫貽貝流入市場。(本網記者 王烽)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